近日,浙江宁波鄞州档案馆接待了一名前来查询档案却忘带了身份证的王女士,工作人员通过读取“阿拉警察”APP上王女士的身份证二维码,顺利获取了其身份信息,王女士也很快查阅了相关资料。宁波已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无证件(证明)办事之城”。(8月30日 《宁波日报》)
证明(证件)从“索要”到“不要”、从“多头跑”到“不用跑”、从“纸质证照”到“电子证照”、从“申请人提供”到“服务单位自行获取”……宁波市全面推进“无证件(证明)办事之城”改革一年多来,新变化无处不在,最大限度推进了“减证便民”。
群众到政府部门办事,常常被要求提供各种证明。过多的证明材料,甚至重复证明,令人不胜其烦,也增添了办事的复杂程度。还有一些奇葩证明、循环证明、推责证明,更是让人哭笑不得、心力交瘁。
如何真正让老百姓办事更加方便?这不仅要提倡“最多跑一次”,或者是升级版的“一次都不要跑”,更在于把服务触角延伸到更加精细的环节。这就需要变革服务方式,变革服务思想,变革服务内容。一句话就是要告别“纸质依赖”。
告别“纸质证明”“纸质证件”已经有了基础。即便没有“纸质证件”“纸质证明”也有办法审验一个人的身份和其他信息,这就是“电子信息”。
想起珠海市的一项人性化服务。出门忘带身份证、丢失身份证是常见的一种情况,而按照目前社会管理规定,没有身份证是寸步难行的。珠海市制定了“没有身份证也能入住的办法”,只要到当地派出所备案,就能入住到警方提供的宾馆。虽然这是一种人性化服务,不过依然是“纸质证件的依赖”造成的。没有“纸质身份证”是不是可以借助“电子身份证”实现信息的核验!
打造“无证件办事”其实根本点在于要实现“电子信息”的升级,将一个人所有的信息都在“电子户籍”里进行综合,毕业信息,健康状况,从事职业等等信息都应该在电子信息呈现出来。如此一来,依靠刷脸技术,指纹技术等等就可以实现“没有纸质证件和证明”一样畅游天下,一样可以“证明我是我了”。
来源:红网
作者:郭元鹏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