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反对学生当全职太太,请理解张桂梅校长的“愤怒”
2020-10-29 19:50:50 字号:

反对学生当全职太太,请理解张桂梅校长的“愤怒”

——本文系红网第六届“评论之星”大赛参赛作品

近日,云南丽江市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又火了”,原因是采访视频里的一句话——“我最反对当全职太太”。在这样一段视频中,张校长回忆了因学生当全职太太而拒绝接受其捐款的故事,接受采访时的张校长直言:“我叫她滚出去。”因为言辞过于激烈,引起广泛争议,不少人批评其“偏激”“歧视全职太太”。(10月29日 澎湃新闻)

不难看出,舆论批评主要从张校长对于全职太太的过激否定展开,看似就是价值层面的争端:承认“全职太太”的价值与“全职太太”浪费教育价值的对立。但实际上,批评者和张校长其实“不在一条线上”:舆论的板子打在张校长对于“全职太太”的态度上,但却是脱离了具体语境的讨论。

在广泛的讨论中,“全职太太”逐渐抽象化,成为了“靠男人、不独立”的代名词,其背后有血有肉的当事人被隐去,张校长愤而出言的具体心境也被遮蔽。事实上,与其说人们把矛头指向张校长的“过激”,不如说是在对着标签化的“全职太太”所体现的“认知偏见与选择歧视”表达不满,而张校长也并不是仅仅在“拒绝一个人”,而是孤身在与“不独立、不自强”的价值观斗争。

这样看,张校长的“过激”行为应当被理解,而不是脱离具体心境与语境的曲解。我们既然能够站在“全职太天”的角度打抱不平,尊重每个人基于自身情况的个人选择,那么同理,也应该选择去站在张校长的角度去看看她的苦衷。在表达欠妥的背后,藏着的是苦苦坚守者的无奈、辛酸与担忧。作为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公办女子高中的“掌门人”,张校长帮助了近1804名女孩走出贫困山村,进入大学,她比普通人离苦难更近,更能明白那些山里的女孩子如果仅仅脚步踏出大山,而精神仍然留在山里,不能够真正学会独立自强、自尊自爱,那么等待他们的依然是晦暗的前路。

如前所述,张校长的拒绝,实际上是在拒绝一种不独立的价值观。尽管在对待曾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上在旁人看来略有不妥,但或许我们应当给予独身反抗的斗士的“激动瞬间”以应有的理解和包容。“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这是女高的校训,其实更是张校长独立、自强的办学理念与坚定信仰。应当说,张校长并没有在“贩卖苦难”,她的苦难从来没有主动表露,在信仰面前的激动,恰恰是为了捍卫信仰。而她的拒绝恰恰是对于更多人未来的忧虑:被拒绝的“全职太太”可以给她拿来一大笔钱,但并不是每一个走出大山的女孩在成为“附庸”后可以永远过得幸福自足。拒绝的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报恩,但撑起的确是一群孩子的精神“脊梁”。

值得注意的是,事件的“全职太太”也一直处在“缺席”的状态,人们多是把自己的不平代入到了她的身上。昨日,当事人发声称“自己在怀孕后辞掉了工作,并在那时去看了张校长”,并称张校长“话丑理正”,“及时提醒了自己”,目前已经找到一份特岗教师工作。可以说,当事人的肯定与理解,是对张校长最好的鼓励与支持,也狠狠“打了”那些抓住“全职太太”标签对张校长大肆攻击的人的脸。“标签”背后有血有肉的人,用自己的支持给张校长“精神独立”的教育理念做了最好的广告,或许每个曾经恶意指责张校长的人都欠一个迟来的转发,更重要的是,每一个曾经标榜所谓“拒绝歧视”而狠狠踩踏“那些渴望走出大山灵魂”的人,都欠一个最起码的道歉。

那些抓着“反对学生当全职太太”这句话不放的人,请给孤身反抗者的愤怒一点点理解与宽容。应当尊重女性自身的选择,但也不要让一个帮助与捍卫女性独立的“点灯人”再受伤害。相比于脱离语境的抽象层面争论,或许我们真正应该思考的是:如何给孩子们的“点灯人”也点亮一盏灯,让张桂梅不再“孤身一人”苦苦坚守,也让那些走出大山的孩子始终坚强独立、眼里有光。

文/吕行(中国人民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吕行

编辑:张瑜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