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近日,陕西西安有网友发现小区内一名快递员正暴力摔快递,并拍下视频发布到网上,引发热议。11月4日下午,圆通速递官方微博回应此事称,当事人为圆通西安市一加盟网点的业务员。双11期间,由于派送压力激增等原因,导致该业务员情绪崩溃。(11月5日《南方都市报》)
毫无疑问,仅仅因为派送压力大就在工作中情绪用事,甚至暴摔快递损害顾客利益,这明显反映出了该快递员的职业素养确实有待提高。
毕竟,送好一件快递从来都是一个快递员该做好的本职工作,哪怕,有时遇到派送量激增的情况,但这也是快递员“吃这碗饭”势必会遇到的业务需求,做好依旧还是分内之事。否则,如若人人都借口因派送压力大而在工作中胡乱发泄情绪、甚至损害顾客利益,那这不仅是在胡来,更是不负责任。
不过,虽然该快递员在这起“工作事故”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站在该快递员的角度具体考量,大众对于这起事件其实还是应多抱有一些宽容之心、谅解之意。
正如该快递员后来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的那般,由于该小区快件较多,而智能柜较少;有的顾客不接电话,有的顾客不取货。同时,一直有顾客打电话给他,最终才导致他“晕头转向,情绪有点失控”。
将心比心地看待,这样的情绪失控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应当让人理解。毕竟,一方面,双11期间的快递量本身就巨大,而小区智能柜的不完善使得快递员不得不在短时间内亲自上楼下楼运送快递,这大幅增加了快递员的工作量、损耗了快递员本身就紧凑的工作时间。与此同时,诸多顾客的不知情、不理解以及不断催促,更是严重加剧了快递员内心的心理压力。双重负荷下,换作一般人,同样也有可能不堪重负、情绪崩溃。而且,据媒体报道,圆通旗下的加盟网点后来已对该业务员进行约谈,进行严厉批评教育。而涉事快递员也已经公开道歉,明确表示货物若有损坏必定赔偿。
因此,综合该快递员犯错的情有可原以及后来他道歉时的真挚诚恳,大众对其的苛责还是应当点到为止。特殊时期,一些特殊工作者往往满身疲惫、精神疲乏,大众不理解是本分,但如果真的可以多一些宽容与谅解,彰显的却是饱含温度的情分。
事实上,快递员暴摔快递这起事件,折射出的从来就不只是有关快递员职业素养有待提高的问题,我们有必要注意到,事件背后,快递公司乃至社会对快递员这份职业其实一直都欠缺些包容与人文关怀。
对快递公司而言,双11期间派送量巨大从来都是人所共知的事,但如果公司为了盈利,只注重给快递员不断派送任务,只注重快递员工作的完成量做得有多好,而全然忽视对底下员工适当的心理疏导和关怀工作,那这样“只把员工当机器看”的企业文化实在过于冷漠;对小区而言,特殊时期就该有更合理的安排,既然双11期间派送量普遍存在激增的情况,那各个居民小区就应该多设置一些智能柜,这是与人方便也是与己方便;对顾客而言,双11正是快递运送的高峰时期,个别地区快件时效有所延迟也是情理之中,因此,对于辛苦劳累的快递员,大家还是应该多些包容理解之意,不要因为快件稍稍有所延迟就对快递员冷言相向甚至直接破口大骂,这样实在叫人心寒。
不可否认,在当今这个崇尚“工具理性”的社会,大众往往只希望行动者借助理性达到自己需要的预期目的,在面对任何事时更是纯粹地只从效果最大化的角度考虑,而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在现实生活中,虽说这种“理性”确实可以实现实践的效用最大化,然而,这般以忽视、牺牲各种人本关怀、价值情感为代价的“理性”却极有可能将社会陷于“功利性”的桎梏,让社会文明渐失温度。
因此,在快递员暴摔快递的这起事件中,大众不能一味揪着职业素养低的这点不放,甚至于“一边倒”地将该快递员淹没在口诛笔伐的口水之中。更多地,还是应多学会换位思考、施加体谅。毕竟,每一个社会个体难免都会有敏感脆弱的时候,有时候你以为的“情绪用事”,殊不知这只是一个普通人不堪重负、濒临崩溃时的“人之常情”。
文/许洪鑫(郑州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许洪鑫
编辑:化定兴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