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破“迎检中标准答案”,需兴务实调研之风
2020-11-14 22:51:18 字号:

破“迎检中标准答案”,需兴务实调研之风

基层各有千秋,群众语言丰富多彩,同一话题自然有多种表述方式,故上级前来基层检查考核工作,理应多些“开放性话题”,少些“标准答案”。

然近日不少基层干部吐槽,迎检时会碰到一些教条主义的考核方式和检查细则,为此他们要费尽心思琢磨上级心目中的“标准答案”。

毫无疑问,检查考核时,奉行“标准答案”,并非毫无益处,有利于“一碗水端平”,能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能避免考核本身之“弹性”,简单、明了,能做到形式上的公平与公正,从而提升检查之效率。

然这些所谓的“标准答案”,不仅有悖实际,曲解群众本意,让基层蒙冤;更为可怕的是,为了得到上级的认可,基层干部还不得不费尽心思地揣摩“标准答案”,按领导意图“备检”,从而消耗其时间和精力,滋生“只看表面,不顾实效”的歪风,导致考核形式主义。

基层直接面向群众,担负着让党和国家政策落地生根之重责,工作繁琐,任务重;而这些所谓的“标准答案”,分散了其精力,耗费了其时间,无疑是给基层雪上加霜,从而影响其带领好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束缚其手脚,制约基层的发展。

迈步新时代,精准扶贫收官在即,乡村振兴方兴未艾,要有尽快补齐基层发展滞后之短板,理应切实为基层减负,让众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基层的发展上,用在为基层群众服务上,理应及时破除“基层迎检中的标准答案”。

这些充满教条主义的“标准答案”,实质上还是上级摸脑袋想出来的,还是其对基层缺乏必要的了解,追根寻源依然是上级没能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同理,来基层检查指导工作,理应建立在对基层有较全面、准确地把握上。因此,要破除困扰基层的“标准答案”,上级部门与领导,理应痛定思痛,对症下药,大兴调研之风,及时补齐调研不足之短板。

一要深入群众真调研,就是要深入田间地头,直面群众,到群众中去,听其诤言,观其本色,直接掌握第一手信息;而不是被大小干部前呼后拥,虽到村、到户,却只听听汇报,再面对“群众”讲讲话,拍拍照罢了,如此调研乃演戏也。二是要解决问题。真调研之所以“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带着问题去,发现问题后尽快解决问题。

真调研,才能获得真“见识”,才能将基层情况“了然于心”,也才能准确地为基层“把脉”。因此,唯有大兴调研之风,唯有真调研,方能及时破除类似“标准答案”之怪象,让基层不再为“迎检”犯难,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从而推动基层稳健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尚凡

编辑:化定兴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