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11月13日,有网友爆料称,近期山东省枣庄市教育局将以电话或短信的形式,调查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老师竟发标准答案给家长,还表示可以亲自上门协助填写,有家长批评这是形式主义。
学校满意度调查,并无多大新意,也没多大作用。老师们却迫于无奈,不得不给家长发标准答案,换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或者校领导的满意。的确是有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的嫌疑,但却不是老师的“锅”。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是,如今的中小学,甚至大学,形式主义的风气横行,老师教学之外的工作考核越来越多。所以有人这样说:“教师时刻都在忙,但忙的不是教学。”什么时候教学竟成了老师的副业?
事实上,除了学校满意度调查,老师们还有写不完的应付材料,填不完的表册,迎不完的检查验收,应接不暇的培训……无休无止的折腾,教学时间的侵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校领导的层层施压,都让老师疲惫不堪,甚至不得不弄虚作假以期考核评估评优。在教育形式主义的逼迫下,老师逐渐丧失了教学的主体性和话语权。
然而,学校“走过场”“干虚活”没人管,教育主管部门“只看明面不暗访”没人批,矛头只指老师的形式主义,这“锅”背得老师也很委屈。倘若校领导问心无愧有担当,敢于展现学校真实的一面,或者教育主管部门多用用心,不单单只看学校满意度调查这张表,而是深入学生家庭访问,让学校不敢弄虚作假,老师自然可以回归“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
风成于上,俗形于下。教育的形式主义,根源不在老师,而是上行下效。要想彻底解决学校的形式主义,教育主管部门就必须承担责任,减少不必要的政治任务,检查工作也不能走过场,要实实在在的深入家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否则,永远只会得到一张标准答案的学校满意度调查。
蔡元培先生说:“今日的中国校园,是明日的中国社会。”教育是一国之本,而教育的主体是老师。教育不能让学生在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就学会了形式主义。因此,必须去除教育行业的形式主义,给老师减负减压,从老师做起,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做事态度。
文/高艳丰(郑州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高艳丰
编辑:化定兴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