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警惕“学生期待家长辅导”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
2020-11-26 22:03:21 字号:

警惕“学生期待家长辅导”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

11月21日,北京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语文教育蓝皮书:中国语文教育发展报告(2020)》。蓝皮书课题组调查发现,有近7成的学生希望家长辅导其语文作业。

调查结果一经媒体发布,便招来了漫天的板砖——“语文教育蓝皮书,数学教育蓝皮书,英语教育蓝皮书……来吧,学校可以关门了,老师们可以回家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甚至有网友质疑:“家长把老师的工作做完了,老师用来做什么?”“这调查表是发给学校再发给老师让老师再发给学生调查的吗?”

虽说网友的留言有些过激,但我们却不能不警惕此类调查结论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超半数中小学学生对家长辅导语文作业的期待较高”,或有成为部分教师甩锅家长的又一借口的可能。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家长辅导孩子做作业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在小学阶段,甚至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观察发现,家长的主动参与确实会对中小学阶段孩子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在部分地区却有部分教师竟然以此为借口当起了甩手掌柜——让家长辅导甚至批改孩子作业,严重损害了教师甚至教育的形象,以至于让不少地区不得不出台禁止“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者“学生作业家长改”的政策来纠治。一旦再增加“学生期待家长辅导”这个借口,这些禁令恐怕将成为一纸空文。

事实上,不管家长参与辅导的效果有多好,不管孩子对家长参与辅导的期望有多高,家长在孩子学识能力的成长过程中始终只能起辅助作用。因为,家长不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不可能顶替教师。警惕“学生期待家长辅导”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学校和教师必须做到如下三点:

一是要牢记自己责任田,不断提高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专业的作业批改和辅导,跟备课、上课、实验指导、课外活动、学业考核与评价一样,都是教师教学的常规工作,是教师职业的专业职责之所在,甩锅其中的某一项就意味着失职。

二是要克服自己的惰性心理,自觉挑起作业辅导和作业批改的主担。撇开甩锅家长多暴露出来的责任意识问题不谈,把作业辅导和作业批改的责任转嫁到家长的头上,表面上看是教师的一种“自我减负”,实质上是教师作为人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惰性”——拈轻怕重、趋利避害。

三是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要精选习题,减量提质,减负增效。每一位教师都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给学生减负也是在给自己减负。只有精选习题,不断提高作业布置的针对性,学生在作业减负的同时才能提高做的效益,教师在不甩锅的情况下也才能轻松有效地完成辅导和作业批改工作。

来源:红网

作者:王征平

编辑:张瑜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