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在985高学历圈层相亲》,揭开了一个隐蔽的角落:原来,在“谈感情”的婚恋市场,也有一条鄙视链:清北的看不上985,985看不上211,211看不上普通一本……
婚姻鄙视链,连着恋爱鄙视链。985相亲圈,意味着给恋爱相亲设下门槛,学历不高或者非名校背景或者没有学历的,就连恋爱婚配上都要成“挑剩下的”。这不由让人想起北大钱理群教授的那句“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恋爱婚姻也要上“毕业学校的秤”称一下,表面看精致实际是狭隘。
985相亲圈,透着精致,其实倒蛮“经济理性”的。据说名校相亲平台早已有之,比如2013年,立足北大校友圈的婚恋平台“相遇未名”成立。2015年,“陌上花开”又诞生在清华园,如今称自己为“985圈子都在用的相亲平台”。而浙江大学也有“缘定浙大”,为浙大的研究生、博士生牵线搭桥。一般来说,同为名校,或者是同为985名校毕业的,经济基础、从事职业相似性较高,从恋爱转化为婚姻的概率较高。而且,这样的方式比较省时间、有效率,这不就是“经济理性”的选择吗?
然而功利化的恋爱婚姻,也会导致社会活力运转失灵。过去说恋爱,主要看缘分,说的就是没准哪一次不经意的邂逅,就遇到了最后相守一生的人。而985相亲圈,则是中产社会层级日益固化的缩影。985相亲圈,里面的人都是学历精英,其中大多是家境中等以上甚至优渥的群体,大家不让所谓“外部的人”进入,实际让以往通过婚姻促使社会流动、补充活力的运转方式失灵,精致利己的恋爱婚姻,是社会流动层面的内卷。
985相亲圈,还是另一种“唯学校论”“唯学历论”。物质社会,很容易在很多方面“论斤论量”,比如学校学历背景,比如职业收入情况,名之曰“追求效率”,然而恋爱婚姻更多是性格、缘分,两个人是否适合,要看很多方面的,学校学历收入这些并非最主要的,是否985毕业的学生一定就好?人再优秀,一旦过于精致利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婚配对象,未尝不是双刃剑。
985是顶尖名校,培养的是国家栋梁之才,千万不能把学校背景当成了优越感,作为优先分配资源的正当理由。985更多应该是责任而不是索取,搞所谓的985相亲圈,只会是扼杀社会活力的人群内卷。更何况,精致婚姻看起来很美,可一定会幸福吗?
来源:红网
作者:程振伟
编辑:化定兴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