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临年末,总有不少人热衷张罗自己的“来年运势”,他们最纠结的就是新年会不会时来运转。由此,一些社交媒体和视频平台,利用塔罗牌、八字算命、星盘分析等伎俩,捣弄网络占卜之类的所谓“服务”生意红火,有些“服务”甚至“使用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等高科技相面、看手相”等标签,让人啼笑皆非哭笑不得。
现实反复佐证,占卜算命之类纯属迷信,非但从来不遂人愿,多半时候还有可能成为骗子请君入瓮骗财骗色的骗术,甚而引发无妄之灾和不测悲剧。悲催的是,信息化、高科技在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网络迷信骗局准备了“马夹”。君不见,微信、手机应用、社交媒体、直播平台、视频平台等介质上,各种测字、测名、测性格,测心、测运、测姻缘的占卜服务五花八门比比皆是,像牛皮癣一样疯狂发作,号称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看手相、看面相者,更是堪称奇葩。在网络放大效应下,骗子打着占卜算命等幌子,实施诳骗屡屡得逞。2019年,某地警方打掉一个网络算命诈骗团伙,该团伙诈骗金额竟达2400余万元。前不久,某地一受骗者在观看卜卦直播后,被后者以购买“驱邪符”“安置仙家”等名义骗取250多万元。
被网络占卜请君入瓮,收割的不止是智商税,还有个体对自己精神命运的主宰把握。近代上海青帮“老大”杜月笙就迷信算命,1951年杜哮喘病加重,他将生辰八字寄给一个算命“大师”,“大师”回函算他活不到虚岁64岁,杜对此鬼话笃信不疑,深感绝望很快死去,“纸命书”成了他的“催命符”。
远离迷信乃正常人基本智识和底线认知。现代人对网络占卜等迷信趋之若鹜,固然有根深蒂固的迷信思想内因,更有“巴纳姆效应”的科学外因和打击不力的监管外因。
巴纳姆效应是指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一般性人格描述,并认为它特别适合自己并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人格特点。一方面,形形色色的传统算命先生屡试不爽利用此效应自圆其说;另一方面,求助算命者存在殊途同归的精神“致命伤”,往往罹遇挫折诸事不顺情绪低落打击,精神心理上存在脆弱性,更易接受算命先生暗示和胡说八道。因此,扫除网络占卜垃圾,既须科学启蒙教化持续发力,更需精神卫生心理疏导和法律的担当加力。
来源:红网
作者:陈庆贵
编辑:化定兴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