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最近,“杭州一女生感染狂犬病脑死亡”的新闻引发关注。网络首发媒体使用了“杭州姐弟先后被狗咬,姐姐未打疫苗脑死亡,弟弟及时打疫苗无大碍”的标题,评论区充斥着对女孩家庭“重男轻女”行为的诅咒和谩骂。
而在医院、女孩父亲、女孩邻居相继发声之后,事件发生了反转。女孩因为只是被狗舔了一下倒刺并未警惕,在事发两个月之后才告诉父母。两个月的无事让父母放松了警惕,最终酿成悲剧。事发之后,女孩父亲睡在医院停车场的车里日夜陪护,不肯放弃。女孩的家人固然存在疏忽,但重男轻女却是子虚乌有。
面对这令人打脸的反转,有网友振振有词道:“打脸怎么了?最好都是打脸的事,说明重男轻女的事少了啊,下次就该多质疑质疑。”
可是,在这场“打脸”的乌龙里,轻飘飘的巴掌落在网友脸上,而最沉重的疼痛,却是由女孩的家人承担。痛失爱女、日夜陪护的同时,还要面对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唾骂,其中不乏“希望女孩变成鬼回来报复这一家人”的恶毒诅咒。对于女孩家人的伤害已经留下,挥之不去。
没有重男轻女当然是好事,可这不意味着“打脸”是值得庆贺的。这个家庭对女儿的关爱并不是“打脸”带来的,这是事情的原貌。舆论的炮轰带来的,是没有道理也没有价值的伤害。我们不应为这场“打脸”叫好,而应该反思。
追溯到最开始的新闻报道,在这则主要内容是“女孩感染狂犬病脑死亡”的新闻里,“弟弟及时打疫苗无大碍”这一信息,真的关键到需要放在标题里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它只是用来说明被咬后及时注射狂犬疫苗重要性的补充信息而已。新闻标题本应以最精练的文字将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内容提示给读者,当编辑没有在标题里点明狂犬病,没有说明咬人的是收养的流浪狗,没有写出女孩被舔后两个月才告诉父母,却将不那么重要的“弟弟及时打疫苗无大碍”这一信息与姐姐脑死亡并列在标题中时,读者自然会倾向于联想到更加庞大的社会议题,从而爆发质疑和愤怒。
另一方面,读者在看到这些新闻时,其实也应多驻足几分钟,读完新闻的全部内容,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判断,而非根据寥寥数语就义愤填膺发泄怒火。无论是在女孩因狂犬病脑死亡的事件中,还是前不久司机为救人触犯交规的新闻中,都缺少了被斥骂的那一方的陈述。全面的信息,难以在一开始就被完全展现,这是客观上存在的局限,但作为读者,我们至少可以在面对“一方之词”时多一份犹豫,不那么轻易地自以为站在正义的立场上挥剑。
非黑即白的对立是容易的,凭借简单的信息去进行唾骂是容易的,在反转后为这个世界不太糟而叫好是容易的,难的是如何保持冷静和理性,不因自己的盲目和情绪,给他人带来无端伤害。
文/林珂莹(中国人民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林珂莹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