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一导游被指威胁游客人身安全的视频引发热议。12月23日,昆明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行为一查到底,决不姑息。12月24日,涉事导游郭某某称,讲解高原地区注意事项时,游客戴着耳机不听,一时说了气话,整个行程并没有安排购物。(12月25日 北晚新视觉)
快速增长的旅游需求,成就了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旅游服务岗位,把游客比喻为旅游业的衣食父母应该不为过。游客即便不算“上帝”,与导游之间也是基于人格平等的服务关系。游客尊重导游,导游善待游客,这样的和谐互动才是正当的人际生态,也利于旅游业的长远发展。网络流传的这段视频,并未显示游客对导游有不恭之处,而导游却爆“气话”,“我脾气不好,不要让我针对你,针对你让你终生难忘。”这话听起来是威武,却让人顿时从快乐变为堵心。
导游对游客放狠话,“脾气不好”并非孤例。云南景点名闻天下,但那些不良导游的坏名声已不亚于景点的知名度。2015年网络曝光,一位男导游不断要求游客购物,竟然恐吓说:“买不够一万,我把你弄死在这!”2017年又爆出,游客没有按导游意思购买翡翠,遭破口大骂。这类糟心爆料,频发多发,实在是砸一方牌子、摔老百姓饭碗,伤害的是一个地方的长远发展。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导游一句狠话、气话,恐怕旅游者的兴致就被浇灭一大半。退一步讲,即便游客“戴着耳机不听”,或有其他不妥之处,作为导游也不该放狠话硬怼,这是起码的职业素养。常言道,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且不说游客与导游之间有服务契约,就算流浪到你的地盘上,也应受到照顾,哪有被欺生、遭威胁的道理?可见,这些导游的从业资质令人担忧。
一个“恶导”事件,就可以毁掉多年积累的品牌信誉。应该明白,旅游从业者作为旅游市场的主导方,才是最大的受益者。如果对游客缺乏起码的尊重,旅游生态必好不了,受损失的不仅是游客的尊严和权益,也等于旅游从业者自砸饭碗。让旅游生态的客主关系融洽起来,除了需要政府职能部门持续强化监管,媒体不断曝光监督旅游乱象,加大依法依规处罚力度,也离不开旅游从业者的觉醒和自律。
治理旅游行业乱象,应重视法律手段,依法打击犯罪行为。云南严禁“赌团”现象,针对导游服务质量问题,建立服务质量网上评价系统和管理平台,进行实时动态监管。同时,针对地方“不愿管、不敢管,管不了、管不好”的现象,明确了州市政府主要领导为旅游市场监管第一责任人,属地发生恶性旅游事件,对相关责任人严肃问责。但从现实看,对旅游行业的一些违法行为,处罚上往往止于吊销导游证、停业整顿或罚款了事,很少有启动行政拘留的,定罪量刑的更是少见。其实,强迫购物、强制消费、打人骂人、恶言侮辱之类,有的就其情节及影响,已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或刑法。行刑衔接、行刑并举,不仅是治理旅游乱象的需要,更是维护法律尊严的需要。期待重典治理旅游乱象,该出手时就出手。
来源:红网
作者:张全林
编辑:化定兴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