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某,本科,中央财经大学;许某杰,本科,北京化工大学;封某,本科,北京交通大学;拟聘为专职驾驶员。”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机关服务中心的一则拟聘公示引起网友关注,被网友调侃为“双一流驾驶员”。1月5日,记者从该中心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了解到,拟聘者都是自考本科和成人本科,并非如网友想象的“高学历”。(1月5日 澎湃新闻)
“双一流”大学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居然去竞聘专职驾驶员,此事件惹来网友关注,被一些人调侃“双一流驾驶员”。招聘单位出面解释:这些拟聘者都是自考或成人本科,并非全日制的“双一流”大学学生。不知道这样的解释能否让那些网友如释重负,但他们背后的人才价值观有待商榷。
如果这些拟聘的驾驶员真的是全日制“双一流大学”的毕业生,就该受到嘲讽吗?答案是否定的。很显然,“双一流驾驶员”之所以成为一些网友嘲讽的对象,是因为这些网友的思维窠臼——“双一流”大学培养出来的精英人才,应该从事高薪的、体面的、有科技含金量的工作岗位,而不能做驾驶员。但事实上,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北京大学的毕业生能卖肉,其他“双一流”的大学生怎么就不能做专职驾驶员呢?
自考本科和成人本科也是人才,在就业时不应被无辜歧视,就此而言,我挺佩服招聘单位,没有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自考本科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固然是理想状态。可是,每一位大学生都有自己的就业选择权,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岗位,那是他们的自由,我们无权干涉,就算“双一流”大学的学生去选择做驾驶员,也无可厚非。
再来看看这家招聘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服务机关,人家可是副部级的单位,招聘高学历的驾驶员,也就不足为怪了。更何况,他们开出的福利待遇也不低——为驾驶员缴纳五险一金;按规定享受假期;享受年度体检;工资恐怕也不低。如此优越的招聘条件,就算是“双一流”的毕业生来竞争,也算不上太“违和”吧?另外,应聘者或许只是把驾驶员岗位作为跳板,他们想借此谋求更高的发展。
我们常常告慰大学毕业生,要端正就业态度,不能好高骛远,别嫌弃低端的工作岗位,特别是在就业环境不佳的时候,即便是先就业再择业,也未尝不可。可是现在,大学生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专职驾驶员”这个工作,咋就有人来嘲讽大材小用呢?嘲讽“双一流驾驶员”的网友,真的该转变观念了。
来源:红网
作者:黄齐超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