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建设智慧校园需要更多“智慧”
2021-01-14 20:17:08 字号:

建设智慧校园需要更多“智慧”

文/林日新

老师办公需要安装APP,家长上传孩子的家庭作业需要小程序,各种实践活动打卡需要上公众号,在线学习又需要用电脑登录……这是当前一些学校的智慧校园场景,老师、学生、家长需要记住各种账号密码,频繁登录不同的平台。特别是2020年疫情期间,学生都在家上网课,很多学校暴露出来的问题就更突出了:上课是电脑上的网页,老师布置作业、学生签到及交作业又要用QQ上的小程序,跟老师交流则要转到微信群。很多家长和孩子感叹,各个系统之间转来转去都要绕晕了。(1月14日《湖南日报》)

智慧校园是“智能时代”中的一个衍生物。它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各高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利用手机程序对校园的学习、生活等进行网络化的管理。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不断完善,智能化教育的优势不断凸显,智慧校园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颗新星,也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智慧校园建设惠及教学、招生、后勤、安全等各方面师生关心的工作,学校办学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与提升,管理更加科学、高效,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智慧校园建设在师生高素质的高校中如鱼得水,发展迅速,可是,当它在中小学推而广之时,却遭到不少家长和老师的抵制,有不少家长抱怨道:“学校何不把所有的东西整合到一个系统里,家长只要打开一个APP就OK了,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呀。”也难怪,中小学校部分老教师很少接触电脑,不会操作APP,有很大一部分家长更是“电脑盲”,手机也只会通话而已,让他们一下接触“新事物”APP,当然难以跟上是“智能时代”的步伐。况且,校园里APP中时而还插有令人心烦的大量广告,甚至还有令人闻之心悸的变相收费等。这些皆是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的跑偏现象,需要相关部门予以监督、纠偏和改进的。当然,建设智慧校园,提升现代化办学水平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的事情。只是在以后的建设过程,需要更多的“智慧”,让操作步骤变得更简单、明了,更科学,更安全。

此外,笔者更希望我们祖国借助科技的力量,从智慧校园到智慧社区,再到智慧城市,加强线上服务,既重投入又重管理,既重硬件又重软件,让线上公共服务更好造福百姓。

来源:红网

作者:林日新

编辑:张瑜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