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河海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公告,125名博士研究生被予以退学处理。近期,多所高校发布“博士、硕士研究生被予以退学处理”的相关公告。1月11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研究,对6名2012级的博士生不再保留学籍,按退学处理。1月18日,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公告,多名博士、硕士、在职硕士研究生被予以退学处理,其中含3名博士研究生。
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中国的大学向来都是“难进易出”,只要拿到了“录取通知书”这块敲门砖,文凭彷佛已经在手。而近期高校的一系列措施让人为之一振。与处理恶性事件的违规违纪不同,一次性清退125名博士生,处罚之坚决,冲击着人们固有的传统观念。
首先,笔者对高校的决定表示尊重。任何一所高校进行人员清退这样的重大举措时,绝不会是空穴来风。本次河海大学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五十五条、第五十六条以及《河海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办法》来做出决定,条分缕析,清晰明了,不掺杂感情因素与主观色彩。所以被清退的学生身为博士,展现出的是怎样的学习生活状态,是值得我们反思的焦点所在。
本次河海大学并未详细公开125名博士生每个人具体被清退的原因,在此也不妄加判断,而先前诸多高校清退学生主要原因为:成绩不符要求或未能按期完成学业。归根结底,原因就在于其未能适配如此优质的教育资源,才不配位。而这样的规定政策是早已告知过学生的,至此境地,只能说是学生咎由自取。
博士,作为高等教育内的最高学位,应该是求学者卓越的追求目标。同时,博士享受着充沛优质的教育资源,所以没有理由懈怠。高校接连对博士生的发展严格要求,展现出肃正学术风气的坚定决心,也是侧面对其他就读的博士生的警示。
大学,理所应当是社会中最专心,最纯粹的学术场所,也是国家与民族至高知识水平的殿堂。可近年来,一些学术造假事件的发生,一次次地叩问大环境下高等教育的学术风气。令人欣慰的是,许多高校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国家政策也提出合理为大学生“增负”的制度建设。无论如何,让大学生走出校门能够扎实地学到一身本领,让象牙塔的学术之风回归原本的纯粹,是我们共同的期盼。
文/仲阳(郑州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仲阳
编辑:化定兴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