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日,红网正式启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在10月和11月月赛中,一批优秀大学生脱颖而出,摘得“月度之星”。目前,12月月赛点评工作正在进行,决赛环节也将随后推进。
通过“评论之星”选拔赛,不少大学生得以磨炼成长。评论大赛是有形的擂台,大学的评论课堂,则是无形的教学训练场。今天,我们带大家看看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的评论教学“训练场”。
实践是最好的试金石
“习作20篇,至少发表2篇网络或报刊评论作品”,这是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刘海明教授对其所负责的新闻评论课的学生的要求。面对这样的要求,学生纷纷表示有些压力,但却也明白,经历了这番试炼,每个人的实践能力都将会大大提高。“开始觉得特别难,但是硬着头皮去写就能慢慢找到感觉,发表出去的时候特别有成就感。”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18级本科生李志姣说道。
新闻评论课的教学目标,追求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表达思想的能力。如何将这看似简单的三句话落实到位,刘海明教授有他独到的见解,“评论课的实践指向显著,对概念和理论知识把握得再好,最终也要通过评论写作实践来检验。就好比考驾照的理论学习与上车训练一样,理论知识考满分,并不等于你就会开车或者说开好了车。所以,重庆大学新闻评论课的教学定位是实践驱动型的,让社会评价来检验我们的教学质量,这个检验标准就是学生能不能写出来心无旁骛的作品,他们的作品能不能发表,能发表才是最好的社会认可。”
面对这样富有挑战性的课程要求,其实不少学生都产生了畏难情绪。“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是正常的,但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潜力究竟有多大。十多年来,我还没发现真正完不成任务的学生。对抗心理有阶段性的特点,临近期末老师不妥协,学生为必修课的成绩,就会妥协的。我的理念是:宁可现在挨骂,不让学生毕业后骂我。”刘海明分享着他的看法。
关于为什么要坚持如此严格的标准,刘海明表示,“作品是行走社会最好的通行证,也是认识社会的试验场。一纸文凭,只在求职时有用,而一项技能,则是未来养家糊口的本领,这就是评论写作的价值所在。”
同台打擂见真章
近年来,不光红网举办了大学生评论大赛之外,很多媒体也都在举办大学生新闻评论大赛,这给大学生们参加竞争提供了更多的平台。通过这样的大赛,大学生到评论实践的“海洋”里“冲浪”,在大赛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最终也证明自己的水平和能力。
获得红网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第一名,重庆大学2017级广电专业的学生杨元瑞表示,“评论大赛是一次很好的交流学习,和展示自我的机会。在课程的习作要求外,评论大赛为各个高校的学子搭建了彼此‘切磋’的擂台,让大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除此之外,在评论大赛中可以听到不同人群的声音,而且这不同于网络上的‘众声喧哗’,大家都坚持用理性与逻辑对话,是真正的可听的‘言之有物’,在比赛过程中阅读其他参赛选手的作品也让我收获颇丰。”
一学期发表46篇评论的16级本科生刘通也认为,“评论大赛是有利于初学者快速起步和成长的好机会,通过评论大赛一是获得了写作评论的极大兴趣和极大信心,看到自己的作品脱颖而出,能够提高自己的效能感;二是获得了一些发表作品的途径,也能逐渐积累一些比较好的代表性作品;三还能结识一批同龄的写作者,共同切磋,共同交流。”
刘海明鼓励学生们积极参加评论大赛,背后也另有用意,“评论发表对于学生来说难度未必真大,但发表的学生也容易产生傲气,发表几篇作品就以为‘天下老子第一’。评论大赛好比擂台,全国的在校大学生同台,‘入门券’是你得发表了作品。这样,发表评论就从‘天花板’变成了‘地板’,大多数学生已经感受到更大的压力,鼓励甚至要求学生参加全国的新闻评论大赛,就是让学生知道天外有天。”
重庆大学2016级本科生廖元植表示:“评论大赛总的来说是一个让学生观点得以表达的平台,它本身就很有意义。同时,因为是比赛,必然会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思想、论证、表达进一步精细化,也提升了我们的思辨能力,所以也能够让我们成长。希望新闻评论大赛能够常办、常新,我们也会积极参与。”
刘海明还将评论大赛视作“第二课堂”,在教室这个课堂上,老师好比教练,教给学生基本的评论写作知识;而评论大赛则是第二课堂,通过比赛让学生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尽快改变自己。
来源:红网
作者:陈佳茜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