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职能部门把关不能仅靠三令五申
2021-02-07 21:09:29 字号:

职能部门把关不能仅靠三令五申

文/陈家沛

据《新华日报》报道,淮安市淮安区苏嘴镇黄庄村村民周建国先后向淮安区民政局、淮安区纪委反映举报自己手受伤,家庭困难,申请低保一直批不下来。可村干部优亲厚友,给全村11户不符合条件的村民办低保,其中有儿子开公司、资产超千万元,自己却吃了11年低保,有村干部的亲戚夫妻俩都是吃低保的情况。为此记者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不仅证明周建国反映的情况属实,而且问题的症结也一目了然。

低保评定有非常具体的标准与程序,如果该评的没有评上,不该评的反而吃上了低保,那就说明评选过程出了问题。低保的评选其实不复杂,就是村民广泛参与,公开、公正、透明地进行对比,从而选出那些真正经济条件最差,最符合低保条件的对象,并进行公示,接受大家的监督,如果发现问题,则及时纠错。接下来层层上报的过程中,每一层都严格把关,那么结果肯定服众,低保的作用也就可以很好地发挥出来。而一旦操作上存在问题,有人操纵了评选过程,不仅让低保的作用无法体现,还会引发矛盾,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遗憾的是,这不该发生的事恰恰发生了。不该享受低保的人却长期享受了,从他们自己来说,是三观存在问题,但这并非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他们如何能够从真正的低保对象那里抢夺了低保?原因是低保的评定根本没有严格按照程序,没有公开对比,没有公示,由村干部关起门来就评定了。当然,村里的评定只是第一步,还要层层上报,层层审核,最终由民政局定夺。可悲的是,村里走了样的评定没有被一层又一层的上级职能部门发现问题,把关变成了一种形式,低保乱象自然也就堂而皇之地出现了。

为什么农村低保上经常出问题?村干部在评定低保时没有出于公心,没有严守标准,而上级层层部门没有严格把关,实际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别说当初的审核把关,就是在当着举报者和记者的面,他们还强调不是自己不称职,实在是“力不从心”,自己已经“三令五申”了,拿出一套老师再“三令五申”也有学生考不及格,那怎么能怪老师的歪理来说事。显然在一些职能部门看来,把关就是在口头上“三令五申”,至于下面不听,仍然我行我素,任性而为,那是下面的事,自己已经“仁至义尽”了。如果管理与监督如此简单,这个世界还有什么难事?还需要那么多的职能部门干什么?

可见,要解决当地的低保乱象,端正部分村民的三观当然有必要,更重要的则是严守评定标准与程序,严把层层审核关,将监督工作做到位。其实说到底,也就是坚持“认真”二字。至于已经发生的问题,显然有必要由更权威的部门来介入调查,对于查出的问题,除了进行纠正,涉及徇私枉法、失职失责的,则依法依规进行处理,不仅给举报者,也给社会一个交待。

来源:红网

作者:陈家沛

编辑:化定兴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