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瑜事件发酵到今天,事实真相尚在调查之中,但是社会公众的关注程度、公共讨论的复杂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事件刚被爆出时的情况。不得不说,一次次的所谓代表真相的发声,带来的不是对于事件全貌的了解,反而加剧了舆论的撕裂:在广泛的、长时间的争论中,我们看到了全社会对于家暴本身零容忍的“统一战线”、共识性底线,但我们也再一次领教了“受害者有罪推定”复活的威力,当然,我们也看到了不少反思用“受害者”有罪论裹挟一切情绪、阻碍进一步挖掘事实的观点。
应当看到的是,目前的各种争论,更多的是基于各方的说辞,而并非第三方介入后的调查性事实。然而事实上,多方说辞的碎片,拼不成一个最完整的真相;再为激烈的争论,也必须基于铁一般的事实,悬在各方观点而非事实上的指责、批判、论证,无法真正守护受害者,惩处作恶者。对于家暴的义愤填膺,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于各方说辞的激烈争论,不能够仅仅满足于情绪压倒事实的批判快感,不该成为妨碍事实被进一步发掘、模糊真相的阻力。相反,对于受害者的同情,应该成为进一步调查事实、发掘真相的强大舆论动力。在牢牢守住反对家暴的原则底线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让受害者得到保护、让加害者在铁证面前认错、让舆论去除掉动辄阴谋论的“敏感神经”,请给更多的事实多一点时间。
那些高喊着马金瑜爱情观出现了问题、天真幼稚的人们,那些留下一句“你就活该被家暴”的人们,那些向来不惮以最大恶意揣测受害者的人们,首先该反思是否将马金瑜的文章自述,当成了事实本身而进行有罪推定与道德审判?是否是在从主观自述中抠出细节来,再将“不完美所以有罪”的反智因果逻辑强加给受害者?殊不知,自述更多的是一种主观判断的产物,“真实故事计划”并不代表着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并不代表着每一个呈现都是受害者不带主观认知的、铁一般的事实。对于那些受害者爱情观、个人选择等主观披露的细节要素,第一,不应该让它们成为既成事实进行进一步的恶意因果揣测,第二,不应该让这些带有私人选择性质的自述成为被公开批判指责的靶子。婚姻的选择、爱情的观念,我们每个心中有一杆秤,但请不要非要用这杆秤去衡量马金瑜。所谓的“教训”或许可以给旁观者以思考,但请不要去用状况外的、以为掌握了事实全貌的自作聪明去警示漩涡中的人生。我们不揣测,不去用受害者有罪论加害他人,不仅仅是对受害者的怜悯和保护,更是对事实的尊重,不去用没有的事实来进行揣测。
同样地,我们似乎也应该认识到另一种极端:那些在另一边高喊着要扫除一切质疑声音的人们,是否也已经自动给马金瑜加上了一层“受害者滤镜”呢?是否也已经对一些理性讨论事件本身、“坐等真相”的声音造成了压抑或者误伤呢?是否也已经陷入了“无条件捍卫”、“这就是事实全貌”的陷阱了呢?压抑合理的质疑和讨论,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事实的发掘,反倒会使自身成为众矢之的。马金瑜的家庭、爱情,由她自己去处理、面对,但对于网络上关于她所拖欠债务、不发货品的相关事实披露,以及由此而来的相应质疑,则是私人领域之外的、涉及他人利益的问题,必须给予关切者一个回应。反对家暴与债务纠纷,在斩断“阴谋论”的因果推定后,是两个独立的、必须同时面对的现实。
进行上述事实的进一步深挖,意味着公众要抛却受害者滤镜,就事论事,在运用舆论、事实进行反对家暴的声援的同时,也必须面对更多事实细节水落石出后的、一个真实的、多侧面的马金瑜。追逐真相,发掘事实的目的是更好地解决家暴这一首要问题,同时也是为了不再让人们的认知停留在自述的、故事里的马金瑜,不再因为被单一的“受害者”剪影带来的同情情绪所裹挟而盲目“护短”,而是能够将家暴和马金瑜身上其他存在的争议点理性地分开看待,不应该再把“被家暴”的主观情绪正义投射到其他需要正视的质疑上。家暴的问题要解决,其他相关质疑的回应也必须要有,这都指向了对于更多事实细节的迫切需求。
反对家暴,需要铁一般的事实来让施暴者伏法、让无端起疑者失声;其他涉及公众利益的问题,同样需要给关注了这么久的公众一个不是基于自述观点而是真正的事实性答案。疲于在观点间游走争论的人们,不妨让子弹再飞一会儿,正义没有错,但请再给相关事实更多一点的调查的时间,在反对家暴的原则底线上,既不陷入“受害者有罪论”的阴谋论,亦不轻易被义愤情绪下的“受害者滤镜”所绑架裹挟。有时候,冷静的等待也是一种向往正义的勇气。
文/吕行(中国人民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吕行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