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大学生支教也要有门槛
2021-03-16 22:55:11 字号:

大学生支教也要有门槛

文/程振伟

“我又给笨蛋们考试了”“笨蛋坐第一排吃辣条,被我抓正着”……近日有网友爆料,在云南龙陵县支教的志愿者刘某在微博上用这些话侮辱当地学生,引发热议。3月11日,刘某所在的大连某高校发出通报:终止2020届学生刘某享有的“保留1年研究生入学资格”等权利,取消其研究生入学资格。

大学生支教,在高校被称为“社会实践”。然而近些年来,支教也暴露出一些负面问题。一是大学生支教准备不足,教学效果存疑;二是不问实际情况一窝蜂支教,似乎有强加给“被支教学校”之嫌;再就是支教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上文提到的骂学生“笨蛋”“傻子”虽是极端情况,却也露出了支教乱象。

首先要承认,支教对大学生而言,培养锻炼价值不言而喻。有高校团委统计过,一般大学在暑期社会实践中,支教团队在所有实践团队的占比“至少在50%以上”。“暑期社会实践动辄支教”,不能一味归咎为学生创新意识不足。实际上,在暑期短时间内,组建一支团队,联系落后、山区学校支教,相比“走马观花式的游览后炮制一个报告”等“花样实践”,要硬核得多,毕竟支教一般至少在1周以上,支教大学生多少得有所投入。

但也要看到,不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动辄支教”,是源于“潜意识中认为支教很容易”。想当然地认为,我是大学生,进了山区学校随便说几句就能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有益;想当然地认为,这些孩子基础薄弱、见世面少,支教上课不必好好备课,反正总会得到他们的热烈回应。也有支教大学生认为,支教反正去的是落后偏远地区,信息也很蔽塞,课堂上以及和学生交往中,不必有所顾忌,大可“放飞自我”,这就导致支教课堂容易产生信息垃圾甚至“毒素”。

支教乱象的产生,也是在为高校开展支教活动提了个醒。几个月前,云南楚雄南华县曾曝出“支教老师校内连着踹倒4名小学生”的事情,一度引爆舆情。如今大连某高校的准研究生涉及人格侮辱被支教学生,背后反映的是支教大学生对相对落后农村地区的“傲慢与偏见”,暴露的是“功利性支教”的弊端。这是在提示,对那些没有爱心、对弱势家庭孩子没有尊重、参加支教只是为了刷出漂亮实践简历的大学生,还是清除出支教队伍为妙。

大学生支教,多美好的事,本来意图是要把知识、见识、情怀播撒到祖国广阔大地上。可是如今支教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事实,时而发生让人心寒的事情,告诉高校在组织批准支教队伍时既要控量也要保质,一定要有门槛,让那些确实有爱心又有能力的人去支教。别再让精致利己的冷血分子混入支教队伍,否则支教只会起反作用,落得一地鸡毛。

来源:红网

作者:程振伟

编辑:陈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