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莫让学历成为求职唯一的“敲门砖”
2021-03-17 20:33:14 字号:

莫让学历成为求职唯一的“敲门砖”

青椒计划系列评论.jpg

近日,线上招聘平台,一求职者想投递杭州某大数据公司的产品运营岗位时,公司HR询问其大学学历,并表示他们只招收二本以上的统招,并称:“考不上本科的都是智商有问题”。(3月17日《都市时报》)

毫无疑问,该公司HR对求职者的侮辱,是片面且缺乏尊重的行为。将学历与智商挂等号,既抹杀了求学过程中勤奋与努力的重要性,也忽略了家庭条件、教育资源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该HR注定会为自己“伤人的恶语”买单,而他脱口而出的话语背后,是“唯学历是用”的社会风气盛行,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和讨论。

观当下社会,“211/985”的牌子成为不少企业入职的敲门砖;“查三代”现象是许多知名国企、事业单位的公开秘密。网友“三个985,求职不受苦”的调侃,揭露了用人单位通过学历筛选人才标准程序。诚然,高学历在一定程度上标榜的是专业水平、学习能力,以学历为导向是一种省时省力的招聘标准,但以学历“一刀切”的用人标准有失偏颇。

高考的分数存在偶然性,仅能展现人生中一个阶段的学习成果。企业应该给高考失利的学子更多包容与可能性,而不是用“唯学历论”的标准将其拒之门外。由此,强调学习的终身性,才能倡导学生不因为一次的失败而气馁放弃,也不因为一次的成功自满松懈。“英雄不问出处”,企业应该用更多元、更成熟的评价标准破除“学历歧视”,为那些即使摔倒了但爬起后仍在奔跑的能力者敞开大门。

近年来,企业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严苛,分数作为升学的垫脚石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提高成绩,学校想方设法压缩学生的课余时间,家长争先恐后地为孩子报名各种补习班,与学习无关的活动被视为“浪费时间”。这不仅容易造成学生心理压力过大,产生厌学情绪,而且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无疑是不利的。扭转这一局面,不能停留在口号,唯有从根源上破除“唯学历论”的单一评价标准,才能更好地推进“学生减负”和“素质教育”等政策的落实。

如何更加科学地评价、考核人才,仍有很长的道路需要探索。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丰富人才的培养和考核机制,对相关企业“唯学历论”的“一刀切”评价标准做出规范,给予求职者更多选择的可能性,给予人才更多的发展空间。

文/曾澍(郑州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曾澍

编辑:张瑜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