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情真意切因缘重
2021-05-11 14:57:14 字号:

人到中年,愈来愈相信、珍惜缘份。不为其他,只因生活中遭遇太多的“巧合”,不由不对之敬畏,并生亲切感。譬如与育才学校的不期而遇以及写完《菁莪乐育——湖南育才学校百年风云人物散记》,完全没有意料。

最早知道育才学校,是在少年时。我的祖母曾无意中讲到,办于新桥河的益阳市九中即原来的湖南私立育才学校,是抢夺了我们龚氏祖产而建的。因而,有点宗族情节的我,还稍微对于育才学校有点怨恨。及长就读于益阳师专,也因此与益阳市九中毕业生相处时心中怪怪的,似乎也隔膜了几分。再后来有同学分配至益阳市九中工作,其结婚时,我借机在校园里走了走,更多的,站在其后山的大樟树下,我缅怀宗族那口遗失的古钟,冥想其遥远而洪亮的声响,有股莫可名状的伤感。至今记得,下山之际,我对着大樟树,毕恭毕敬深鞠了一个躬,当时想:我与这所学校的缘份,大概就是至此为止了!

孰料,二十年后的2017年,我竟又与育才学校来了个不期而遇。九月,我正在研究晚清湖南巡抚刘崐,并陆续写下了一些寻根究源的史实文章,经人推荐与长沙市地方志办主任王习加先生结识。交流中,得知其受托正为育才学校在长沙复校奔波,恰我工作的湘教集团正寻找新学校项目投建,一拍即合,遂有幸看到了其整理的若干有关育才学校的历史资料。我才知道,益阳市九中即育才学校原来是办于长沙的,全名为湖南私立育才学校,她是1938年抗战从长沙迁出后没有回迁的著名中学,是刘少奇主席的母校,其知名的校长有曹佐熙、罗德源、贝允昕、贺寅午、龚心印等。我忽而心动,记起查找刘崐在长沙的居所时,曾有文记载一名叫龚心印者曾在民国时自称其师敬湾居地即刘崐最后寓所。这冥冥中的天意,勾起了我对龚心印的好奇:这个与我同姓者,有何特殊贡献让育才师生铭记?我上百度搜索,很快找到了几篇介绍其人其事的文章,我得以知这位当了育才近三十年校长的同乡,留学日本,毁家纡学,人生坎坷,我更注意到,他的祖祠宗堂在资阳龚家坪,从而可知我们大约同宗。看到其家庭成员,尤其是“前妻颜如意后妻汤淳”时,我一怔,蓦然记起一首儿时记住的顺口溜:“颜大奶的心,海阔天空;汤小奶的命,多灾多难。”这是我祖母在告诫我切莫当忤逆子时念出的,她还曾讲过这两位女性的不少旧事,可惜我现多已不记得。难道,家族中那位被千人咒万人骂的忤逆子竟然就是这位对育才学校功莫能言的龚心印?恰恰,当年七月份时新修益阳龚氏族谱颁布、益阳与桃江两支合谱、宗族学堂思齐小学复建。我马上找谱对照,大惊:不仅猜测正确,而且他竟然是我族伯曾祖父!

这时,我刚撰笔完成“点墨长沙”四卷初稿,有领导提出,要我在第四卷《文脉千古》中补加育才学校的篇章。于是,我正式开始了对育才学校的全面了解,多方搜集资料。而事情也出奇的顺利,接下来的两个月,我真可谓“巧遇”不断:因需确对刘崐的在湘弟子,我无意间在龙璋日记中找到了育才学堂1903年办学的佐证,后来更是在湖南省档案馆查到档案,从而更正了其办学历史;因送曾教我勘察风水的老师父回家,我在桃江水口山落脚的小店偶得知龚心印墓葬的情况;因去老同学家中吊唁,竟知道了他的祖父毕业于湖南私立育才学校且目睹其听李维汉《党义》课的笔记;因陪人至箴言中学老校区考察,恰拾得其校志片章记载有邹衡、丁夏畦的旧事;参加民国长沙故事座谈会,巧知育才学子刘少慕的特科生涯传奇;出差华容,遇上一位老地方志专家,聆听到了程学敬、欧阳悟、涂国林的往事点滴;湖北朋友约我给他的杂志审两篇稿件,看到的故事主人公竟然就是刘革非和向培良;台湾出版界朋友给我寄来三书,其中一本即陈应性的《联海》;找人了解汤淳,他居然帮我找到了1951年“肃反”时她的交代材料及社改报告……在王习加及诸多育才学子介绍下,我认识了更多的育才优秀毕业生,更与曹佐熙、罗德源、贝允昕、龚心印、陈子展、唐树藩、杨济人、易礼容、徐君虎、钟铭等的后人结识或取得联系,了解和掌握了更多育才人的旧事旧情。我不能不叹服:天意难违,我就是注定要为育才学校师生立传、为育才立校书写历史的人选!

于是,我自觉开启了“育才人物故事系列”的写作,且一发不可收拾,竟两月余洋洋洒洒写下了67篇文章(后来再续补了“办学篇”十余篇)。在筛选材料中,我既比照了网络、图书馆、档案材料,又搜集了部分育才师生遗留下的诗文、故事,尤其参照了1932年的《湖南私立育才学校概况》和龚心印、汤淳、陈开源的“肃反”审讯、交代材料及社改报告。虽然欲力争字句皆有出处,但不可否认,也还存有甄别不够、颇可商榷或争议之处,诚盼方家指误勘正。同时,因个人见识或资料不全,遗珠之恨难免,只盼以后能有机会补全。

写作期间,我曾把其中几篇文章在极少的几个朋友圈、微信群中发布,不意引起诸多原育才学校毕业生的迅速围观与传播。某位至今未见面、署名“石笋山人”者,欣然为我寄来了其装裱精美的一幅字,其诗句曰:“长益育才百年春,名师俊杰各缤纷。磨血纡学天地撼,志士仁人书丹青。钩史觅踪非传说,追古惜今笔墨浓。字句文章皆纸透,情真意切因缘重。”

睹字读句,我如沐春风,心中暖意洋洋!


来源:红网

作者:龚军辉

编辑:刘艳秋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