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培训机构被警告,“贩卖焦虑”不可取
2021-05-12 17:49:43 字号:

培训机构被警告,“贩卖焦虑”不可取

ed7fc0b1774c442d9c48166cebd15844.jpg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会同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开展联合行动,依法对作业帮和猿辅导两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进行检查,经查发现涉及“价格违法”“虚假宣传”等行为,均被处以警告和250万元顶格罚款的行政处罚。

两家教育培训机构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且可以实现线上教学,让学生们的课后学习变得更为便利快捷,这固然值得肯定。然两家教育培训机构在各大媒体平台投放大量广告,谎称“与联合国合作”“微信1对1辅导”,这就涉及了虚假宣传。机构紧紧拿捏家长心态,为“教育内卷”添柴加火,人为地制造焦虑、贩卖焦虑。有家长称多次收到其工作人员要求“续报班”的电话,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工作人员的话语中暗含“不报班就是对孩子不负责任”,听来像更是关乎教育投资的道德绑架。

按理,教育培训机构本不该成为贩卖焦虑的机器,而应是助力学生提升和发展自我的课外学习场所。为什么学校已经提供了教育资源,但校外培训机构依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反映出部分学生“过度依赖课外辅导”的现状。学校教育是“照顾大多数”的基础教育,校外机构争相打“思维牌”“竞赛牌”,一系列推波助澜的“组合拳”下教育内卷严重。孩子们学校课程“敷衍了事”,等着培训机构“找思路”“找捷径”,这是一种颠倒主次的行为。

何况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质量参差不齐,师资力量无从考证,甚至部分机构没有办学资质。在校老师们辛苦工作拿着称不上丰厚的工资,机构老师们却“轻松把钱赚”了,这让真正兢兢业业的在校教育工作者们作何感想?家长们的教育投资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是否只能自认理亏?

教育乃国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部分校外培训机构无视“教育是提高国民整体文化素质的公益事业”,唯利是图、制造焦虑,这让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变质”了。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坚决取缔校外培训机构非法办学的行为,治理虚假的广告宣传和莫须有的价格战,严惩违法行为。

毕竟,校外培训机构想要长久地立足,靠的不应是虚假的宣传广告和道德绑架般的营销手段。尊重每一位家长和孩子,用优质的教学质量、真诚的服务、温暖的人文关怀,才真正赢得市场。

文/彭煜雲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指导老师:杨清华

来源:红网

作者:彭煜雲

编辑:刘昱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