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刹住“高考状元”炒作之风势在必行
2021-06-24 16:02:58 字号:

刹住“高考状元”炒作之风势在必行

ed7fc0b1774c442d9c48166cebd15844.jpg

6月23日起,各地高考分数线陆续公布。一大早,“高考成绩”相关话题便冲上微博热搜,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引发关注。教育部明确指出,要坚持正确教育评价导向,进一步规范高考成绩发布的相关宣传工作,严禁相关媒体、培训机构、中学、个人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复读生”等信息。(6月23日 央视网)

早在2004年,教育部就曾下达“不炒作高考状元”的禁令,多次强调禁止以任何形式公布、宣传和炒作高考状元。可事到如今,每逢高考季,关于高考状元的宣传和报道仍铺天盖地,屡禁不止。究其原因,其背后不仅是人们自古以来对“状元”名头的好奇与推崇,更是各大学校将状元作为“活招牌”,以便在之后的招生大战中拔得头筹的一大计策。

然而,对于“高考状元”的哄抬和吹捧,不仅不利于其自身今后的发展,还会营造出一种心浮气躁的社会风气。“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平时默默无闻、只管努力的中学生,通过高考被赋予了省状元、市状元、县状元的特殊身份,从此披上了“状元”光环。这看似风光无限,然而却可能变成一股无形的压力束缚着他,周遭过高的期待使他更容易遇上心理问题。

同时,过度炒作“高考状元”,在成绩上进行无谓的攀比,无形之中更是增加了其他学子的学习压力和竞争压力,易导致扭曲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对于学生发展和教育发展都将造成一定危害。而一些学校和老师一味地追求高分生源,也会导致社会风气向着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方向发展,有违“有教无类”的教育初衷。

我国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义务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打破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狭隘局面,近年来逐渐向纵深化方向发展。诚然,对于当下社会而言,高考分数的确是大多考生进入各大高校的“敲门砖”,但也并非是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尺度。我们提倡素质教育,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享有公平教育和被公平对待的权利,实现学有所教、学有所成,不以分数论人才。而对于高考“唯分数论”的不良评判导向,有悖于素质教育的要求,更不利于莘莘学子向全面型人才发展。由此可见,教育部禁止炒作“高考状元”,是促进素质教育发展的有效措施和合理手段。

但是光靠教育部禁止“高考状元”的相关炒作还不够,还得从媒体和相关监管部门入手。大部分高考状元的网络“走红”,都绕不开媒体大力宣传、炒作的“套路”。一些媒体对于高考状元的过度关注和庸俗炒作,似乎让“高考状元”这一身份显得“高人一等”,引发社会集体盲目赞赏、崇拜甚至讴歌。殊不知,高考状元也只是一个普通高考毕业生,或者可以说是一个高考成绩上的佼佼者罢了。而一些企业、商家,更是对“高考状元”的名头趋之若鹜,大肆利用“高考状元”的噱头进行高调宣传,卖学霸笔记、开学霸补习班等,吸引公众的眼球并从中获利。因此,禁止炒作高考状元,相关监管部门仍需持续发力。

事实上,高考成绩并不能主宰考生命运,高考成功也不等于人生的成功,真正的优秀根本无需炒作。当下,只有不断完善高考制度和教育机制,倡导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才能为社会营造积极宽松的良好氛围,切实保障广大考生权益,真正做到“高考面前,人人平等”。

及时转变观念,刹住“高考状元”炒作之风,还需全社会的共同配合、共同努力。

文/钟翠琼 (广西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钟翠琼

编辑:刘昱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