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大学生“内卷”成风,倒贴实习值得吗?
2021-07-13 16:26:53 字号:

大学生“内卷”成风,倒贴实习值得吗?

青椒.jpg

又到暑期,笔者身边的大学生已经早早地“卷”了起来。卷,当你鼓足勇气寻找第一份实习,却看见招聘要求上写着“必须有过实习经历”;卷,当你看到心仪的单位终于放出实习机会,却被HR告知需要能够接受996否则勿扰;卷,有的单位实习期要求3个月起,而暑假时长卡在了令人心焦的2个月;卷,有人在期中考过后就已经找好了暑期实习;卷,连大一的学弟学妹也按捺不住开始找实习……

7月12日,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还是“捷径”》引发舆论热议。在“大学生付费实习是天坑还是捷径”的微博话题下,不少人在倒苦水,“心碎”一把把。有人甚至调侃道,再这样下去是不是要“付费上班”了。随手打开招聘软件,不少实习生岗位招聘要求里很直白地写着“无薪资”“无证明”,而学生为了获得一段优秀的实习经历,往往选择接受。并且,许多学生不仅“颗粒无收”,还得自行承担房租、通勤费等对于很多还未开始创收的大学生来说非常吃不消的费用。

为什么大学生宁愿“倒贴”也要去实习?一是有学校的硬性要求在,实习与学分挂钩,不实习就会没成绩;二是就业焦虑,毕业之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怎么办,多几段实习经历也许能为简历多加几分;三是实在太“卷”了,身边的同学都在实习,“你卷我”“我卷他”,不跟着一起“卷”,生怕被淘汰。

那么“只要我不卷,别人就卷不了我”这样的逻辑行得通吗?很遗憾,不能。走出学校这个谈理想的“乌托邦”,直面谈现实的就业市场时,有几段实习经历的加持往往来得更有说服力。比起“我愿意虚心学习”,“在以往实习经历中负责过xx项目”或许更能向HR证明你的价值。找实习,并不是错误;让找实习变得遥不可攀的行业潜规则,才是问题。

媒体人曹林在《媒体不应该向实习生收任何管理费》一文中称,“这种费用是横在实习生和媒体间的一种情感和文化障碍,让一个学新闻的立刻对新闻产生疏离感,到媒体实习付出劳动还要被收费,说好的新闻理想呢?”是啊,说好的理想呢?事实上,如果是怀抱职业理想,想要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学到真本事,倒贴实习也不是不能接受。但如果只是被“内卷”裹挟,随大流地选择倒贴实习,那就不值得了。

能不能不“卷”了?高校应该给大学生多一些关怀,与用人单位合作搭建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补贴,让学生在实习路上少点绊子、多点庇护;用人单位也应该成为行业上的“长者”,给劳务、少收费,把作为行业后继力量的实习生亲切地“领进门”,而不是冷冰冰地“踹出门”。有关部门也是时候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为实习生的“倒贴程度”兜底,整治天价实习乱象。

文/王心慧 (湖南科技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王心慧

编辑:刘昱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