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你是否也有被蚊虫叮咬的烦恼呢?
近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首次联合发布北京“蚊虫叮咬指数”,这是继飞絮指数、花粉指数、汽车尾气指数等等之后,“天气预报”再次发布的“生活指数”,不仅表示“天气预报”生活服务内容的扩大,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人们健康安全的生活提供有利的保障。(7月16日 《新京报》)
“蚊虫叮咬指数”并非是十分神奇的“黑科技”。它是通过天气情况和室外温度来判断蚊虫的活动情况,从而为人们出行、旅游、上班、上学等日常生活活动提供合理的防蚊措施,以防蚊虫影响人们的生活体验,平添苦恼。
这是北京首次发布“蚊虫叮咬指数”。可以说,“蚊虫叮咬指数”的发布,对于“天气预报”气象服务来说,既扩大了内容,又显得更加精细化和专业化,实现了“破壁”和“出圈”,令人耳目一新。
“天气预报”作为一档老牌栏目,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一直以来主要打造气象服务,以满足人们对于日常生活活动的需求。然而,绝大多数人们对于天气预报的了解,仅仅是作为气象服务工具,比如预估未来几天是否有雨雪、冰雹、雷电等天气;或者通过天气预报知道最近几天的温度、风力等情况,减衣添袄,防止感冒。而此次北京气象服务增加“蚊虫叮咬指数”,可谓“天气预报”的新尝试,实现了服务内容的扩大化,更好地贴合了百姓的日常生活需求。
同时,“蚊虫叮咬指数”的发布,也使得气象服务更加具有人性化。
要知道,蚊虫是夏天的“标配”,不少网友表示“夏天,空调给予生活的希望、蚊虫却在毁灭希望”,可见蚊虫叮咬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件非常令人苦恼的事。并且,蚊虫叮咬还存在一定的疾病传播和感染风险。例如,一些地方就曾经发布过夏天出行常遇到的可能性蚊虫风险,如蜱虫、蟑螂、白蚁等害虫,有些甚至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逐渐提高、活动范围也逐渐扩大,此次北京气象发布“蚊虫叮咬指数”不仅有助于向人们普及蚊虫知识,还有助于帮助人们高质量地进行生产生活活动,可谓惠民、利民且极具人性化。
此外,此次北京气象发布“蚊虫叮咬指数”,也是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的体现。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是因为科技的发展才使得“天气预报”的生活服务内容更加多元化,亲民化。此前,随着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B星的成功发射,使得我国在气象观测上实现了高精度、高时效,可谓“地球风云变幻肉眼可观、天亦有可测风云”。在此背景下,使得预报手段更加先进,采集的信息更加全面,也使得生活信息服务越来越满足老百姓的日常需求,进而提高了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获得感和体验感。
“蚊虫叮咬指数”是“天气预报”的延伸,也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体现。由此可看,一个多元、人性化的生活服务体系,正慢慢地走进人们生活。
文/陈海明 (西南政法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陈海明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