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近日颁布国内首个演出票务领域的行业标准《演出票务服务与技术规范》。此次出台的行业标准着重解决统一全国演出票务的内容、规格、编码、制作、发行等基本要求;统一全国演出票务的生成、打印、取票、印刷等具体要求;统一全国演出票务购票、检票、退票等全流程的规范化服务;制订演出行业的票务基本规则。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全国演出票务市场数据进行采集和有效监管。
黄牛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演出行业的一大毒瘤。他们通过不同的渠道收票而后倒买倒卖,翻倍,甚至是三倍溢价售出。演出行业的一举一动实则关乎着普通群众们的精神消费,艺术不分三六九等,更不应该有如此之高的门槛。精神消费更应该是被普罗大众所共有的。伴随着我国现如今文化与艺术需求的增大,规范这个行业刻不容缓。
值得注意的是,在每一场活动中,主办方制定的价格本身就是这场活动的价值体现。票面上的价格早已经包括了宣传、人力、演员等的开支。黄牛的无谓溢价实则是和畸形的粉丝文化狼狈为奸。在某些演唱会、见面会中,680元的最低票档也被炒到了五位数的天价。更夸张的是,现在市场中黄牛提出的价格往往变成了这个活动是否火热的暗地里的比较标准。普通观众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粉丝们狂热依旧。特别是有许多未成年粉丝,在其自身不具备经济能力的情况下,为了看一场被黄牛炒高价格的演出,往往省吃俭用,这更是影响了其自身的正常生活。黄牛催生的乱象甚至还包括了诈骗,有许多人打着黄牛的旗号诓骗粉丝们的钱。在这种情况下,粉丝可谓是既损失了钱财也受到了精神伤害。
黄牛不仅影响了观众,还倒逼影响了中国演出行业生态。许多黄牛手中持有过多的票,并坚持以高价出售,若在临近演出时票还没有卖完,他们便会为了不破坏黄牛行业中的规矩,宁愿让票烂在手上,两败俱伤,也不会低价售与粉丝。这就导致了部分很火爆的演出反而出现空位的情况。这也会影响主办方对于该活动做的市场调查的准确性。
中国演出行业其实一直在做着整改的努力。从一开始的对购票者没有规范,到对购票者需要进行实名认证,再到进场时,观众需要“人、证、票”合一,即购票者必须是观看演出者。再到现在颁布的新规,即通过对票务的统一制作、规范流程,将每一张票的来处和去出都公之于众,让黄牛无处遁逃。希望在这次文旅部的规范整治之下,黄牛乱象可以早日销声匿迹!
文/张紫嫣(暨南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张紫嫣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