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俞建明
教师节又快到了。想起一个感人的故事:在毕业多年后的一次师生聚会上,有位学生问老师:您还记得我吗?我就是曾经偷过钢笔的学生。那位老师温柔地看着他说:不记得了,因为当年我让学生站成一排,然后蒙上眼睛搜到钢笔,事后真不知道是谁偷的!那位学生紧紧地抱住了老师,双眼满含热泪激动地说道:“老师,谢谢您!”
这些年,我总是在作一个假设,如果那位老师当年这样做——当着大家的面,搜出钢笔这个物证,然后把偷笔的学生公之于众、狠批一顿,并让他写下悔过书在班上公开道歉,或者,把学生的父母“请”到学校,让他们好好管教,那么,这位学生可能会被贴上“小偷”的标签,幼小心灵从此烙下不堪回首的伤痕,他今后的人生,该留下怎样的浓重阴影?不敢想象这样做的可怕后果,也由此更加感受到那位老师的高明教育手段,其中凝聚了似山高似海深、一辈子难忘的伟大师爱。
哲学家卢梭曾经说过:不要对孩子过早作出好的或坏的评价。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告诫我们的老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但却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会滚落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心灵,如同脆弱的露珠,需要老师的倍加呵护。是啊!对于还处于人生起步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灵还像是一张张白纸,面对偶尔出现的一个小小污点、一处淡淡杂色,岂能过早地给他们贴上孰好孰坏的标签?我们的老师只需轻轻擦去、慢慢引导,谁能说这些白纸上不会开出绚丽的花朵?
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密钥,爱是代表教师形象的符号。而有一种师爱叫“容错”:学生偶尔会跌倒,老师就轻轻扶起;学生走错方向时,老师善意提醒;哪怕学生误入歧途,老师也不会放弃。在有爱老师的心目中, 每一位学生都是可育之苗、可塑之才,他们之中没有真正的坏孩子,就像老师自己的孩子一样可爱、可教。
有一种师爱叫“容错”,向有爱的老师们致敬。
来源:红网
作者:俞建明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