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10月4日,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等平台先后宣布取消“超前点播”服务。消息发布后,立刻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
“超前点播”是视频平台一种新的营销模式。视频平台在VIP会员服务的基础上,再提供的付费解锁后续剧集的服务,其产生伊始就一直饱受诟病,却一直被视频平台视作新的“摇钱树”,宽松的市场环境也纵容了其任意生长。直至今日,“超前点播”被取消无疑是正当举措。
这对于大多数视频平台消费者来说,实在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此前,每逢爆款剧播出,消费者对平台的“讨伐”都声势甚大,但最后都不了了之。这次终于落地实施,与有关部门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举措密不可分。
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示“有钱都不能任性了,很失落”。原来,取消超前点播后,再也无法满足他们消费后获得特权的“优越感”和“获得感”了。这种言论源于对该营销模式的无知以及追剧的“不理性”。一般来说,“超前点播”的“特权者享有者”建立在平台会员的基础之上,美其名曰为“增值服务”,实则抹去不了重复收费的嫌疑。一番暗箱操作让原本每周四到周日更新八集的剧集硬生生被改成了每周六周日共播出四集。所以,这些网友也该擦亮双眼,看清背后的商业逻辑,做到理性追剧。
同时,此番“超前点播”被取消,也是视频平台反思后重新遵循市场发展规律的体现。三家平台取消该服务,从侧面来说是一种对自身行为反思,也是对市场规律和法治的重新尊重。“超前点播”对平台发展弊远大于利。虽然短期内赚得盆满钵满,但也让消费者内心疲惫不堪,对平台心生不满。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止损,降低对平台信誉的损害,为平台的长远发展积累用户好感。
“超前点播”耗尽消费者最后一点好感去“割两次韭菜”,是贪图眼前小利、不顾长远发展的行为。三家视频平台“薅羊毛”的“新套路”寿命不长也恰好证明了——视频平台的生存之道是内容,生财之道也是内容。在各种营销模式横行的时代,“内容为王”依旧是不变的真理。做好优质内容的培养、选择和展播才是视频平台存在的价值,也是其真正被消费者所需要的原因所在。平台的运营者和管理者们必须认识到:“玩法”再酷炫,终究无法掩盖逐利的本质;“套路”再高级,终究难让消费者“乖乖买单”。
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消费质量的提升,平台必须把握消费者核心诉求,和消费者形成双向的良性互动。平台理应顺应时势,找准自身核心定位,不要总想着“薅完最后一根羊毛”、不去做舍本逐末的事,否则等来的结局就只能是被消费者所抛弃,被市场所淘汰了。
文/姚晓炫(华中科技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姚晓炫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