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工人猝死,公司无力赔偿怎么办?近日,一起工人猝死索赔案的后续执行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两全”的答案。(10月22日 新华网)
死者张某于18年进入广东省东莞某公司任保安,在20年的1月13日不幸在上班期间猝死,其死亡被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为工伤,判定该公司应向死者家属支付工资、抚恤金、补助金等赔偿共79万元。然而,在判决书生效后,该公司并没有执行法院的判决,法院干警依法对该公司进行查封,然而却发现,该公司就算是卖掉全公司的设备,也无法偿清这79万元的债务。
面对砸锅卖铁也无法支付的巨额赔偿,该公司表示自己并不是铁了心要当老赖,而是实在是有心无力。而好在死者家属也表示,自己也并非是要得理不饶人,只要能得到判决的赔偿就一切好说。于是在此基础上,法院对该公司进行了“活查封”,允许公司继续经营,并要求公司对死者家属的赔偿进行分期支付。
“死查封”封死的不仅是公司,还有失去生活顶梁柱的死者家属,拿不到足够的赔偿,就算是进行了查封,也最多是拉一个公司当垫背,他们将要面临的生活困境仍然没有得到解决。而“活查封”让公司“放水养鱼”,给了他们“戴罪立功”的机会,既给了面临倒闭的公司一条生路,也让死者家属在未来的生活中有了更多的生机。
在这个案件中,我们看到“鱼死网破”并非该类事件的唯一结局。文明执法,灵活执法,既避免了让有发展潜力、有社会价值的企业因为负债过多而破产倒闭,从而造成的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又为死者家属解开了公司被查封破产后无处继续索赔、生活来源更是难以为继的死结。
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贯彻灵活执法的理念,避免执法过程过于一刀切,既可以做到兼顾死者家属和赔偿公司的两全,也可以做到兼顾法理和情理的万全。这种既合情又合理的方法,给家属和公司在这场走向两败俱伤的悲剧中放出了各自的生路。
文/刘洁霖 (重庆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刘洁霖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