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招聘不限毕业院校,职教生的“春天”还远吗
2021-11-03 14:51:35 字号:

招聘不限毕业院校,职教生的“春天”还远吗

——本文系红网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近日,人社部发布通知,要求事业单位招聘不限毕业院校,切实保障职校生平等竞争机会。消息一出,感恩机遇者、质疑成效者各陈己见。“双减”政策落地刚满“百日”,又出平地惊雷,接连在教育、就业“两块土地”上深耕细作,表明了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之决心:减负担、人人皆可成才;破偏见、人人尽展其才。(11月2日 红星新闻)

无论是教育部否认“第一学历”概念,还是人社部告别粗放型用人观,都在向大众传递一则讯息:淡化名校情结,深化普职融通,全面培养发展人才,不拘一格选贤举能。

长期以来,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较低,甚至存在歧视倾向。不少家长也感到焦虑,认为“学习不够好的孩子,才会选择职业教育”,进而愤然走上“鸡娃”之路。似乎在他们眼里,唯有接受高等教育才“高人一等”。没有高学历作敲门砖,就没有好工作带来的高薪酬;没有高收入保障品质生活,养育下代精英就无从谈起。

相对来说,职业院校学生入职事业单位的难度较大、几率较小,甚至缺乏普通高校学生同等的平台和机遇。根据社科院发布的《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2020届仅有25%的高职生在国企、政府、科研机构或者其它事业单位工作,而这一比例在本科生中高达42%。本是与社会发展同向同行的职业教育,何以在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难道随着高等教育体系的扩张,职业教育的生存空间就得缩减吗?

保障职校生平等竞争机会,首先要打破社会偏见,明确职业教育的地位。早在今年6月,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就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作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应教育多样化需求而生,是人才强国战略“一根准绳”上的两大“端口”之一。从教育类型看,职业教育虽区别于普通教育,但注重实践的教育模式培养出大批“基础型与应用型”技能人才;从教育目标看,二者具有同一性,基础教育衔接贯通、互为补充,统一于一体化的教育系统,都是培养人才的路径。

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根结还在于扩展广大学子的上升通道,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要实现此目标,社会各方需凝聚合力,多元主体得齐头并进。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践非朝夕之事,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消除潜在家庭焦虑和固有偏见,民众要共建温和的社会环境;让职业教育改革“飞”一会,社会要形成包容的舆论环境。

“双减”政策开路,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就业变化紧随其后。“职普同重”,厚植人才沃土,不止“一方天地”。当职业院校成为一种主动的选择,而不是被动选项时,职业教育的春天就来了;当职业教育成为一条通向“罗马”的大道,而不是狭窄小路时,职教生的春天就来了。

文/陈璐(重庆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陈璐

编辑:陈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