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视频系红网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来到小新圆桌派。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刚刚过去,某化妆品品牌就被曝出虚假宣传。
有消费者投诉称,品牌方最初宣传将在某淘宝主播直播间进行全年最大力度活动。但却在消费者付预售定金后在自己的官方直播间发放大量优惠券,实际现货价格比预售还要便宜100余元。在事件持续发酵后,品牌方也做出回应,声称对于此次因繁琐复杂的销售机制给消费者带来的困扰,深表歉意。会不断完善流程、优化服务。
嘉宾:很多消费者从10月20号那天下午3点就蹲守主播的直播间,从白天到黑夜,11月1号凌晨12点半还要守着时间付尾款,没想到十几天的等待,换来的是更高的价格和更慢发货,如果不是官方的那句主播直播间全年最低价的承诺,大家现在也不会这么气愤。
嘉宾:我也注意到品牌方在宣传时,多次使用到了“最”这个字。其实部分消费者感到遭受欺骗,很大程度是认为自己并没有享受到所谓的“最大力度”。在近几年愈演愈烈的狂欢购物节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商家使用类似的字眼,我认为品牌对于类似宣传应当更加谨慎,责任意识,消费者也应该擦亮双眼,理性消费。
主持人:在品牌方回应微博的评论区,我也发现了一些不同的观点。有人说,应该减少中间商赚差价,不能让头部主播搞垄断控价。还有人说,部分消费者花了更多时间精力想方案抢券凑单,享受到比主播直播间更低的价格是应该的。
嘉宾:关于主播垄断这个观点,确实我们大家也知道现在淘宝直播是两家独大的格局。许多主播也会与品牌方签订市场最低价的协议,保证在直播间出售的商品都有市面上最优惠的价格。那主播直播间控价的结果会不会导致主播话语权越来越大、抽成越来越多,品牌自己的粉丝粘性越来越低,而消费者享受到的优惠只会越来越少。对于品牌和我们消费者来说也许不是好事。
嘉宾:但是其实主播团队也做了很多工作,选品,集合产品,谈优惠,再呈现到我们消费者面前。比如今年某主播做了双十一优惠表格。并且正是因为品牌方和平台繁琐复杂的优惠机制,所以消费者才会选择主播直播间这样集合的购买平台。
主持人:是的,品牌方在回应中也提到说,此次事件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其复杂的优惠机制。那其实最近几年,我们也能够感觉到,“双十一”越来越难懂了,复杂的跨店凑单,一张张难抢的大额券,消费者很难花大量精力投入在活动上。
嘉宾:双十一一过,双十二又在向我们的钱包招手了。
嘉宾:还是得理性消费啊!
主持人:没错,那对于此次事件呢,品牌方与主播方都确实应该去主动承担责任,对部分需要补差价或申请退款的消费者尽快提供妥善解决的方案。而作为消费者,在这应接不暇的购物狂欢中,我们还是应当做到理性消费,必要时积极维护自身的消费权益。
主持人:好的,这里是小新圆桌派,我们下期再见。
作者:胡阳、张燕妮、李佳怿、马皖雪、王小静、古凤、何晓琴、何艳艳、陈柳余、杜澯一
学校:重庆大学
指导老师:刘海明
来源:红网
作者:胡阳等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