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视频系红网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参赛作品
近日,关于#职校学生人手2到4个offer#!#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未毕业就被抢空#的话题冲上了热搜。深圳技师学院激光教研室主任孙志娟表示,每个同学手上都有2到4个录用通知书。如今,很多中高级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往往还未毕业,就被各大企业争抢一空。(12月12日 央视财经)
然而网友却在评论区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很多网友认为这是一个好趋势,因为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从事科学理论研究,有的人在技术的掌握和操作上更胜一筹,提高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和地位,有利于让每一个人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路径。而反对意见有两个焦点:一是质疑真实性,认为这种个例不具有代表性;二是质疑这些学生的归宿,不少网友表示认为这些所谓的offer“是拧螺丝、浇水泥、跑货运”成为蓝领工人,不具有吸引力。甚至有网友攻击支持职业教育的人,认为“网络现实两世界,在网络上对职校生大夸特夸,现实中自己孩子不好好学习,去职校可能就是两巴掌”。这些争论的背后折射出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对学历的歧视。
所谓学历歧视,就是指用人单位招聘的过程中,对求职者的学历层次、学习形式与学校层次等方面进行审查, 进而区别对待,从而损害应聘者的就业机会机遇。这种歧视的出现,是让人才过去的表现去决定现时的命运,是就业不公正的突出表现,严重损害了公平就业的环境。中国人重文凭、重学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早已有之。按照历史学家钱穆的说法,古代的“士”并非贵族,无论他们出身如何,只要通过公平考试,就能进入国家的管理层。后来随着科举取士制度的发展,考状元成为寒门子弟进入仕途的唯一出路。发展到今日,考“985 ”“211”大学,出国深造,选最好的专业逐渐成为许多中国家庭和孩子们的一种人生追求和出世选择,因而也就逐渐成为当今用人单位的一种“人才标准”。
看看国外的就业环境,以德国为例,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在2006年8月18日正式颁布了《一般平等待遇法》,这是一部涵盖劳动就业和一般民事领域平等权保障的综合性立法,反就业歧视规则是其中最核心的内容,也为维系德国良好健康就业环境提供了重要保障。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国情的不断变化,我国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态度和政策也在不断调整。从2016年至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陆续颁布《关于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通知,着重强调事业单位要破除“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普通本科和职业本科考研考公应具有同等效力等原则,在政策层面上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表明我国政府对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待遇及社会地位的决心。
虽然政策试图为职业技术人才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但是人们的观念仍未有根本的转变,许多企业在招聘时仍设定了一条名为“本科生”的界线。近日,央视曝光一家企业的职校生和本科生“同岗不同薪”,即工作内容基本相似,但是本科生的薪资却会比职校生高出30%。在付出相同劳动的情况下获取的报酬却有着如此大的差距,归根到底还是赤裸裸的“学历歧视”。中国青年报也发表评论称:“非985、211高校毕业生不要”“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曾是不少用人单位招聘时的明文规定,尽管随着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这种明目张胆的学历歧视已经不多见,但直接筛掉非名校毕业求职者简历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而这与我国当前发展需要大量技术人才的需求是不相符的。
“十三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率达到54.4%,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但学历不等于能力,职业院校毕业生也有其特长和优势。要在全社会大力破除唯学历论的不正之风,剥落附着在高学历、名校上的盲目崇拜与迷信,让学历回归学习经历证明的本真,而非成为能力的代名词。在这过程中要增强产学研合作,让学校和企业有更多交流,缓解就业难问题。我国也应大力发展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的专业水平,用实力扭转社会对职校学生的固有印象。
作者:邓朝月、王唯佳、谢云柯、曾维珊
学校:西安交通大学
指导老师:蒙胜军
来源:红网
作者:邓朝月、王唯佳、谢云柯、曾维珊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