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图书价格立法,助力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2022-01-02 16:57:50 字号:

图书价格立法,助力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了《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规划》提到了推动制定相关法规规章的计划,其中便包括业内人士已提出多年的“图书价格立法”。《规划》在“规范网上网下出版秩序”部分提出:“严格规范出版单位与民营机构合作,严肃查处‘买卖书号’行为。加强出版物价格监督管理,推动图书价格立法,有效制止网上网下出版物销售恶性‘价格战’,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1月2日 澎湃新闻)

看到这则消息笔者心情是复杂的。作为一个实体书的忠实粉丝,笔者却已经想不起上一次在实体书店买书是什么时候了。现在书本定价动辄六七十甚至上百,实体书店没有折扣,对钱包的确不太友好。反观线上购书,本来就便宜,若是遇上双十一等活动更是划算。电子图书和线上购书的双面夹击,让线下书店特别是中小型书店大量倒闭,而活下来的书店也大多转型,卖咖啡、卖文创、成为年轻人休闲娱乐场所,书倒是次要的了。

其实图书价格要不要立法保护的争议已经存在多年。之前反对的主要理由是图书销售是个市场问题,那自然应该交给市场来决定,有竞争意味着消费者可以有更多选择,图书也应该遵循“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

但是现阶段图书销售缺乏规范,已经进入恶性竞争的时代。电商省去了实体书店的房租、人工费等费用,再加上将图书打折出售用于引流的代价也不高,让众多电商可以大肆打折扣。在这样的环境下,消费者也已经养成了“不打折不买书”的习惯。大家习惯于低廉的价格,就更不愿在书店以原价买书了。至此线上卖书以压倒性的优势取胜。

然而这种情况下,表面上消费者获益,但实际上图书利率低、相对成本高的情况维持下去必然会扰乱出版市场秩序,导致图书产业生态恶化。电商反过来绑架出版社,导致从源头上无法产出优质的图书或者将图书价格提高,这是所有图书爱好者最不乐意看到的场面。

而现在图书价格立法是给中国图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机会,也是遵循产业发展的规律。若有了价格保护的屏障,出版社、实体书店能赢得喘息的机会。因为给予精神产品应有的尊严和肯定,创作者、出版社和书店就不用疲于应对价格战,有利于出版社挖掘、培养新人,精细打磨作品。更多优质的作品会涌现出来,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消费者也终能迎来更与图书价值相适配的价格。

虽然广大消费者现阶段可能会经历一场阵痛,但是长远来看这是值得的。此举能为图书产业乃至文化发展培养十年磨一剑、良心创精品的氛围,增强我国图书产业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和持续力,最终会让每一个爱书之人都享受红利。但是出版社和实体书店也不能坐在价格法的保护伞下高枕无忧,若是价格长期虚高,也会丢掉消费者,最终被市场淘汰。

文/徐欣妍 (华中科技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徐欣妍

编辑:刘昱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