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权力姓公不姓私,违规入股终“入套”
2022-01-09 22:54:54 字号:

权力姓公不姓私,违规入股终“入套”

文/鱼予

1月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以漫画说纪的形式@党员干部,这样入股不可以。文中列举年轻有为的干部贾某在看到手中项目被一个个分包出去,便怦然心动,以入干股的方式从中得利。最后,被举报受到依法处置。

古人云,“畏法度者最快乐”,其简单地道出秉公用权、积极作为,手中的权力就会促进人生价值的实现。反之,如果以权谋私、用权寻租,看似得了便宜,但就在权钱交易之时,也一同失去了人格与尊严,最终身陷囹圄。文中贾某亦是鲜明的例子,违规入股终“入套”。

俗话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干股,简单而言是股份公司无偿赠送的股份。而赠送的范围大致为一是用作公司发起人的酬劳;二是用于赠送职工或拉拢某些有势力的人。诚然,这些所谓的干股皆规避不了“以权谋私”四个字。在干股“挟持”下,要么利用职务便利帮助企业成功申报政府扶持资金和政府投资项目,要么滥用权力为持股企业谋取利益或竞争优势等等。说到底,皆源于在刷公权力这张“脸卡”,以权谋私“暗渡陈仓”,最后把自己也搭进去。

舍得“孩子”套住“狼”。以干股牟利,看似披着一层投资行为的“外衣”,本质上还是公权谋私、权钱交易,是权与利深度结盟。从干股的剧情演变过程看,实则就是“空手套白狼”的过程,更是权力寻租的衍生。这既是地地道道的贪腐,更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挑衅。试想,当许多人还在为自己的富裕生活努力奋斗时,他们居然能利用公权的“脸卡”轻松拥有价值不菲的“干股”,这让公信力何在?官德、公权力跌碎一地是肯定的,严重损害领导干部队伍的形象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权力无论大小,用权方式最终决定了走向。权力姓公不姓私,但在用权过程中,面对种种诱惑与困扰,党员干部往往面临“公与私”的考验。一旦不能正确看待手中的权力,一旦离开执政为民这个根本点,就难免犯错误栽跟头。就像一枚硬币的两个面,企业、商家慑于权力,和领导搞好关系,就好似占领了市场竞争优势和先机,因此不得不千方百计去讨好攀附;而违规违纪者,把职务看作升官发财的阶梯,想问题、办事情不顾民情民意,把权力异化为谋取私利的砝码,也就洞开了腐化堕落之门。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众多事实证明,权力是把双刃剑,秉公用权为百姓利益尽力,就会造福一方;以权谋私为个人利益打算,就会危害一片。天上没有掉馅饼好事,作为党的干部,应该坚守为官的底线。诚然,用干股以权谋私就算再是高明,也难逃“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虽然可以用一时的公权作“脸卡”去透支公信力,但这不该趟的“浑水”决不能沾。同时,必须将外部监督渗透到权力运行的每个环节中,实现决策权与执行权分开,避免权力过度集中、封闭运行导致的“脱轨”现象,减少权力寻租可能。

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是为政用权的基本准绳。最后,不让违规入股终“入套”,当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才能用好手中的权力为事业谋发展、为人民谋福祉。

来源:红网

作者:鱼予

编辑:刘昱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