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元鹏
1月13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公告称,对农业银行给予150万元罚款处罚。从处罚事由来看,主要在于两点:一是该行制定文件要求企业对公账户必须开通属于该行收费项目的动账短信通知服务,侵害客户自主选择权;二是该行河南分行等转发并执行总行强制企业对公账户开通动账短信通知服务的要求,违法行为情节较为严重。(1月18日 《经济日报》)
近日,银保监会公布多条行政处罚措施,部分大型银行和城商行、农商行因违反相关规定被处罚,有的甚至连吃罚单。
综合分析来看,被处罚的银行都是犯了一些老毛病:一些银行强行要求企业对公账户开通属于收费项目的动账短信通知服务。短信服务费金额不高,但银行设置霸王条款,无视消费者自主选择权,明显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类似违规经营乱收费的行为,在近期公布的处罚案件中有增多趋势。比如,违规收取委托贷款手续费、转嫁应由银行承担的费用、强制捆绑销售保险等。
问题在于,这样的罚款是不是起到了作用?是不是能够做到“处罚一家警示他家”?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每年银保监会都会因为乱收费而处罚一批银行,而银行的乱收费却依然我行我素。何以如此蛮横?主要问题是店大欺客。对于企业而言,对于百姓而言显然都是敢怒不敢言的,也有人认为反正都是“小损失”忍一忍就算了。而恰恰是对店大欺客的纵容,才有了银行乱收费的老毛病难以治愈的遗憾。
除了店大欺客外,还有什么导致银行老毛病一犯再犯呢?还有处罚监管不力。从处罚的资金来说,不过是在“挠痒痒”而已。就像这次对农业银行的处罚来说,150万元不过是“九牛一毛”。有违规的利益空间存在,就有了难以治愈的老毛病。
因此,对于一些银行的店大欺客需要零容忍。对于企业和百姓来说,要敢于较真,不能因为损失不大就忍气吞声。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则需要思考处罚何以沦为了给人家“挠痒痒”?
来源:红网
作者:郭元鹏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