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 (河北师范大学)
近日,话题“当简历被父母拿去相亲角,孩子人麻了”冲上热搜。在广州天河公园相亲角,每天周六、周日下午两点到五点,湖边的小山坡上,人头攒动,挤满了为孩子操心的家长们。家长们争先把简历摆出来,对路过的人们介绍自己的孩子。(1月30日 中国青年网)
可是,对于这件事,孩子们并不知情。于是评论底下炸开了锅,不少网民纷纷留言“孩子不是父母的所有物”“家长不要再逼孩子了”,更有甚者提到婚姻自由,直言老一辈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早已经作废。也有部分网民站在父母立场上,表示“他们只是方法用错了”。事实上,父母也是好心,只是想让孩子们早点成家,自己心里踏实,实在不应过多解读,更不应过分责备。
马上就要过中国人传统的春节了,人们会互相送祝福,那么在此期间,难免会谈到“你有男(女)朋友了吗?成家了吗?”等一系列关于终身大事的话题。中国人最朴素的情结便是团圆美满,而父母也盼着自己的孩子,能够早日成家,这不过是对子女的盼望,对他们的期待。
《礼记·大学》中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孩子们如今学业有成,下一步便是成家了,父母们只是想“助他们一臂之力”。更何况2021年总人口的性别比达到了105.7,之前的“分配对象”也早已过时,父母也想早日抱上孙子、孙女。担心孩子的成家问题实在是不可避免,是父母之常情。
拿着简历去相亲角为孩子相亲,流露出的是父母对孩子们的担心与关爱,而不应被曲解为“操纵孩子的生活”,更不应该误认为“孩子成婚是父母炫耀的资本”。相亲角相亲原是父母的善意,我们更应对善意多一分宽容。
但同时,父母为孩子相亲也应该有度。之前还有过一个相关的热搜,是说一名女子春节七天在家,被父母安排了六场相亲,患上了节前综合征。孩子回家本来盼望的,是和父母在一起过一个团圆年,而不是被父母安排“硬核相亲”。中国有句老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父母也大可不必如此心急。
我想,无论是拿简历去相亲角为孩子相亲的父母,还是安排孩子“硬核相亲”的父母,出发点都是善良的。尽管有时方式不太合理,但我们应当对父母心底的善意多一点理解。
来源:红网
作者:陈雪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