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志愿者手拉手,共筑热情冬奥
2022-02-18 21:26:42 字号:

志愿者手拉手,共筑热情冬奥

文章顶部青椒.jpg

□刘一霖(湖南师范大学

2月17日,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举行发布会,聚焦北京冬奥会的“幕后英雄”志愿者。赛期以来,冬奥志愿者们从开幕式到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面对疫情和冰雪环境的挑战,向各国运动员、工作人员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待客之道,用微笑和贴心架起了世界友谊的桥梁。

进入冬奥会会场闭环之前,志愿者们经过了严格的审核选拔和岗前培训。他们需要在网络平台上完成餐饮、礼仪、赛事介绍、志愿者常用英语等各方面的课程。在完成岗位专业培训的同时,志愿者还需要进行体能训练,增强身体素质。这一切,都是为了保障北京冬奥会顺利地进行。

冬奥志愿者是赛场上的螺丝钉,事无巨细地保障赛事的每一环顺利进行。此次北京冬奥会共录用志愿者1.8万多人。赛会志愿者的服务范围涵盖对外联络、竞赛运行等十大类别,涉及场馆管理、赛事服务、物流、技术、新闻运行、语言服务、体育竞赛、颁奖礼仪等41个业务领域。不少志愿者从事着颁奖广场票务助理、火炬传递点位员、赛事服务员和现场MC主持人等具体岗位的工作,对接观众和运动员,维持赛场的正常流程和防疫安全,在比赛间隙快速专业清理赛道。他们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充分展示了奉献小我服务大我的意识。

冬奥志愿者还是冬奥村的微笑名片,承载着北京冬奥会倡导的奉献精神。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者标志的上半部图形,由寓意连胜的“VVV”组成,也象征着志愿者“手拉手”服务冬奥的热情。为了确保运动员们居住便捷,冬奥村志愿者早起铲雪、站岗引导;为了让外国代表团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氛围,志愿者和他们一起制作灯笼、吃元宵、猜灯谜;为了送别临行的运动员,志愿者们真诚献上自己的手绘画、折纸花等手工艺品。不少外国代表团给这些志愿者发来的200多封或手写或打印的感谢信,充分流露出拥抱差异,尊重中国文化的手拉手情谊。

冬奥志愿者还是北京城的爱心使者,将冬奥服务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市内场馆周边、重点社区、区内重要交通枢纽等地方,北京市共布置了758个志愿服务站。这些志愿者们为市民引路导航,并为外国友人提供语言翻译服务,积极宣传冬奥知识。他们白天做好防疫值守工作,晚上参与安全巡逻,为城市的运行而默默奉献。社区志愿者除夕夜值守岗位,不少“西城大妈”和老党员们成为“双奥志愿者”,道路铲雪少不了志愿者们的蓝色身影,他们和冬奥同频共振,收获一份美好的城市记忆。

冬奥会已接近尾声,冬残奥会即将拉开帷幕。志愿者们仍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他们将承载着运动员们的感激和信任继续出发。

来源:红网

作者:刘一霖

编辑:张瑜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