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从永不凋谢的冬奥之花,见“强大而温柔”的中国
2022-02-21 11:53:16 字号:

从永不凋谢的冬奥之花,见“强大而温柔”的中国

□郝爽

魏小粉幼时生病如今行动不便,她自学编织技术。去年某机构征集手艺人做花束,由于保密,她不知用途,直到在冬奥会颁奖仪式上看到。她说那一刻很激动,多年付出值得了。(2月20日 澎湃新闻)

这几天大家可能已经被冬奥会各种新闻“刷屏”了,不管是深受各国运动员喜爱的冬奥会特色菜品,还是激情解说的“武林濛主”,亦或是各种民间自制“冰墩墩”和“雪容融”,连颁奖花束“绒耀之花”,也是美出了圈。

北京冬奥会颁奖花束一改传统的鲜切花,它是采用非遗技艺——海派绒线编织,手工编制而成。绒线花束不仅好看,又践行了节俭、可持续的办奥理念,得奖的运动员还可以携带回国,永久保存,因此也被誉为“永不凋谢的奥运之花”。

为了使勾出来的花束,更加精致,效果更加逼真,所有的绒线花都是用细线钩编,更加费事费力。一万多支花材,经过反复检查与核验,继而进行最终的组装。即使是一点小瑕疵,也要拆开重编,保证每一束送上颁奖台的都是完美的艺术品。

整个冬奥会的颁奖花束的是由几百名民间手工艺人,包括数十名残疾手工艺人,花费五万多小时制作而成,为了这些花束在送上颁奖台一刻能够惊艳亮相,整个工作都是保密进行的。可以想象,当这些“织女”们在电视上看到自己的心血被送上冬奥会的颁奖台时,内心是多么的激动和自豪。

也许,我们关注更多的是各国的运动员获得了几块奖牌,比赛多么精彩,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在这些光鲜的背后无数普通人的奉献。奥组委的医疗保障人员们,赛场上的引导员,奥运村食堂打饭的阿姨们,还有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工作的志愿者们,正是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才有这次完美的冬奥会的举办。

今天晚上,四年一次的冬奥会就要正式闭幕了,世界瞩目,精彩纷呈。如果说2008年的奥运会展现了强大的中国,那这次冬奥会就是展现了“强大且温柔”的中国。大到比赛场地,小到运动员手中的捧花,我们用细节打动了所有人。在为体育健儿们喝彩的同时,我们也要感谢所有参与冬奥会的普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让我们见证了最美的中国风采。

来源:红网

作者:郝爽

编辑:刘昱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