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中介公司“真戏假做”?警惕假冒招聘的套路
2022-03-07 17:00:34 字号:

中介公司“真戏假做”?警惕假冒招聘的套路

□严奇

王先生是西安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法定代表人,这几天他的公司陆续接到应聘者电话咨询招聘细则,可是该公司近期并未发布招聘信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记者调查发现,原来是某中介公司盗用信息进行招聘,目的是先让应聘者来面试,然后再用其他说辞让他们同意去外地电子厂工作。(3月7日 《华商报》)

“挂羊头卖狗肉”,中介公司盗用信息诱导劳动者到同类型企业工作,不难猜想,其中涉及的欺瞒套路。更可怕的是,该中介公司负责人面对采访时竟表示:“这也算是行业潜规则……”似乎在他们眼中,人力资源市场俨然成了“杀猪盘式的劳动买卖现场”。试问,当应聘者得知他们的“好工作”源于一场骗局时,会怎么想?

可能受疫情影响,国内制造业出现“用工荒”。劳动力分配不均匀促使一些企业厂家跨省市招聘员工。然而,不少年轻应聘者期待离家近、事情少、专业匹配的岗位。求职需求与市场环境不同调,促使一些中介机构在套路上下功夫,连哄带骗将应聘者诱导离开相对熟悉的生活环境。

此番骗局模式产生于“真戏假做”的信息盗用。公司是真的,电话是真的,可招聘却是假的,真假参半让应聘者防不胜防。在中介机构庞大的信息攻势下,招聘者不得不接受中介建议,选择并不满意的工作。公司的企业信息尚且被如此盗用,何况普通应聘者的个人信息?公开信息的不法流动催化人力资源市场的不法倾向。

以最坏的恶意看,即便介绍“真工作”,含带欺诈性质的劳动中介往往不会给劳动者带来安全的就业取向。且不说,其中可能涉及的诈骗犯罪套路,不法中介若诱导应聘者签订不公平的劳动协议,对应聘者长期就业也会造成持久性影响。毕竟,面向用人单位取利,不法中介机构可不会考虑底层应聘者的未来生活。

对此,一方面还是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常态化严厉打击盗用信息伪招聘行为;另一方面,还是得加大信息保护力度,鼓励企业自主维权,定期检查未授权的招聘信息公开行为。同时,对于利用盗用信息展开的招聘活动,要追根溯源,找到可能被影响的劳动者,切实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来源:红网

作者:严奇

编辑:刘昱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