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清退超龄农民工?权益保障还需走“稳”
2022-03-19 17:12:08 字号:

清退超龄农民工?权益保障还需走“稳”

青椒计划内.jpg

□危婷(长沙理工大学)

多地发布建筑业清退令,超龄农民工正在逐步告别建筑工地。如今施工现场已经难寻60岁以上的农民工,甚至超过55岁的都极少。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多个地区发文进一步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用工年龄管理。(3月18日 《工人日报》)

为何多地禁止超龄农民工从事建筑施工作业?建筑施工有许多高空作业、露天作业、繁重作业等对身体健康要求高的劳动,且危险性、风险性高。数据显示,伤亡农民工中60周岁以上的农民工伤亡比例更高。多地出台政策清退超龄农民工,实则也是为了农民工的人身安全着想。

年过花甲在工地辛苦了一辈子,本已到了法定退休年龄,为何超龄农民工还想继续干?多数农民工表示还想为家庭再出把力。农民工“退休”后经济来源减少,经济压力大,或许是他们不想“退休”的主因。近年来,与农民工相关的维权行为和纠纷案不断增加。雇主和单位要有社会责任感,规范制定劳动合同,提高为农民工缴纳“五险”的比例,让农民工“退有所依”,敢就医、有底气。同时政府应为农民工提供更通畅的法律咨询通道,切实保障农民工社会权益。

建筑业中清退的超龄农民工其实有路可走,转行转岗不失为他们的保障。59岁的老王,告别了打工多年的建筑工地忙起了装修。他觉得比起在工地上轻松多了,不错的收入让他很满足,就业压力也比工地小。被“清退”的超龄农民再就业,相关部门可在他们转行转岗前为他们提供技能培训,让其深深感受到“稳岗”的幸福。

农民工已成为中国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农民工权益等问题亦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退休农民工如何创造更好的生活,需要社会不断探索新出路。对于想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应给予其更多的政策支持。开展技能培训,为他们提供服务,降低创业门槛。这些,都需要全社会为他们提供更多提升自我的发展机会,提供更多可发挥“余热”的平台,不断盘活超龄农民工的人力资源。

来源:红网

作者:危婷

编辑:陈晓丹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