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依琳 (郑州大学)
日前,饿了么平台上线“春鲜”板块,其中樱花味中式糕点饮品、腌笃鲜、油焖春笋、凤梨夹乌梅、香辣螺蛳、葱油或油焖蚕豆以及青团都入列其中。平台公布数据显示,春分时节,饿了么平台近3年“春味八鲜”生鲜订单持续增长,其中“90后”“00后”下单量合计占比近九成。(3月20日 《新京报》)
《金陵野史》记载道:“所谓春八鲜,就是当今的八样蔬菜,它们是芦蒿、茭儿菜、豌豆叶、蒜苗、春笋、蘑菇、莴苣、蚕豆。”在如今的语境下,“八鲜”又有了新的身份,多了一些能引起人们对春天联想的“新贵”,比如青团、螺蛳等等。
这种创意性地将春天的气息融入生活、融入美食的活动赢得了不少年轻人的喜爱。将时令与美食结合,首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不同节气吃特定食物的传统,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更具有一种仪式感。《云南味道》纪录片中,就特别记录了当地在春天来临时吃花的传统,北京的一些云南菜馆,也会在春天时推出限定的“春菜”。如此,不仅“年年有盼头”,更是“季季有盼头”。
另外,饿了么的“时令官”系列更是迎合了当下年轻人的消费心理。饿了么选取的推荐产品,首先自身好评率就非常高,回头客很多。上榜产品经常位列好评第一销量第一,基本上是一些好吃不贵的产品,“春鲜”板块起到的主要是一个引流的作用。其次,现在年轻人买东西不仅讲究“有用”,更要“有趣”。在朋友圈晒出春日的第一餐,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留住了青春的小尾巴。如今祖国越来越强大,人们也更愿意让“国货”“国潮”“国风”出现在自己的生活里、餐桌上。在品尝美食的同时,其附加值也是“春鲜”板块好评多多,回头客满满的不二法则。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警惕一些商家抱着“一锤子买卖”的心理蹭春日的热度。有媒体报道,如今“樱花味”的高颜值食品层出不穷,其味道却是“一言难尽”。不管是星巴克、瑞幸、奈雪的茶等纷纷推出带有“樱花香气”的品牌新品,还是乐事的春日限定新品薯片、奥利奥春日花果味系列饼干、良品铺子樱花味果冻布丁“樱花味”,都不能让消费者完全买账。
作为一种新潮的味道,“樱花味”似乎也就只剩下“新奇”了。不像“草莓味”“香蕉味”等我们比较容易接触到的味道,“樱花味”并不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品尝到,公众也缺乏对这个味道的统一认知。因此,上述的食品往往要么随心发挥,走出“六亲不认的步伐”,然后被消费者吐槽,要么坦率承认“本系列产品不含樱花成分”。
“春日限定”的食品并非搭上了这趟快车未来就一帆风顺了,打铁还需自身硬,食品如果不够好吃,那么消费者会“用脚投票”。商家不能只看重短期利益,应将目光着眼于做长线产品,不然不仅有损于自身的品牌信誉,也不利于后续的新品研发。美味与创意并非不可得兼,但商家创意必须有真本事,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其他商家搞些营销噱头,不然只能变成“照猫画虎”。像饿了么这种文化和美食融合的系列推荐,应该多多益善。
指导老师:魏猛
来源:红网
作者:孙依琳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