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Citywalk走红,打开另一种旅游方式
2022-04-20 18:18:03 字号:

Citywalk走红,打开另一种旅游方式

青椒文顶图.jpg

□席雨晴(郑州大学)

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地游成为主流。同时,年轻人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游玩,一种新兴旅游方式“Citywalk”逐渐在我国一二线城市走红。(4月19日 《中国青年报》)

Citywalk指城市行走或漫游:几个人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有计划地行走在一条独特的路线上,从历史、地理和人文等方面感受一座城市。参与者既可以是外地游客,也可以是本地人。

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繁重的工作压力,常常压缩着旅游的时间。而疫情之下,旅游的空间范围也被局限在本地及以内。近年来,全民旅游是“热”了起来,但在资本的裹挟下,旅游方式总局限于单一的观光游,缺乏参与性。许多人来到景点后,不是了解景点背后的历史文化,而是与之合影留念,最终目的变成了发朋友圈炫耀的资本。现代旅游异化为商业和社交的附庸,其意义也呈现出“空心化”的特征。

值得一提的是,Citywalk用步行替代交通工具,看似又慢又累,却能让人们驻足于不曾发现的风景,在慢节奏中充分体会城市的人文温度。再者,报名旅游机构的跟团游,其路线和讲解词的设计基本是千篇一律的。Citywalk则不同,组织者会考据小众地点的历史,并邀请民俗学研究者或爱好者作为讲述人,在旅途中与参与者深度交流。在此过程中,城市的文化底蕴得以被看见。很多本地人都没有认真了解过的旧迹和风俗,或许掩藏着这座城市的另外一面。比如一位citywalker把自己的家乡长沙称作“最熟悉的陌生人”,感叹那些熟悉的城市街角,“没想到深挖之下也能成为宝藏地点”。这样的漫游看似短距离、低成本,却能够真正达到旅行的目的——用脚步去丈量一座城市,在放松身心的同时和它城市交互、碰撞,看到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脉络。

但目前来看,国内的Citywalk项目也面临利润不足的困境。国内市场初具雏形,加之前期投入高,想要真正盈利还很难。不过笔者认为,这是一片内蕴无穷机会的“蓝海”。除了熟知的一二线城市,中国还有太多值得深挖的、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潜在的人文爱好者数量亦是可观。Citywalk打开了后疫情时代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它不仅拓宽了旅游的深度和广度,也是城市文化新生的一种良解。

来源:红网

作者:席雨晴

编辑:陈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