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警惕“中枢部门”无人报考“蔚然成风”
2022-05-20 21:53:38 字号:

警惕“中枢部门”无人报考“蔚然成风”

□肖声茂

近日,笔者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目前各类选调考试中,很多县级的两办、组织部、纪委等部门选调工作人员出现无人报考的情形,反而像人大、政协、工会等部门成了竞相追逐的“香饽饽”,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一般来说,两办、组织部、纪委等部门,是地方党政机关的“中枢部门”,可谓““前途光明”,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跑马场”和“炼丹炉”,但是,在数次考试报考中,竟出现无一人报名的现象,对这种不良风向需提高警惕。

很多年轻干部不愿意去“中枢部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两办、组织部、纪委等部门经常加班加点,常年无休,缺少休息和陪伴家人的时间。某乡镇年轻干部就表示:“虽然现在乡镇工作非常辛苦,但是相对更加自由,晚上可以有自己的时间,而两办、组织部、纪委这些部门,晚上经常要加班,甚至经常加班到凌晨,但是在工资收入方面,乡镇反而更高,所以不大愿意去”。二是这些高强度部门门槛高,需要政治素质较高,文字功底过硬,愿意吃苦的干部,导致部分年轻干部不能去。某县委办副主任说:“现在年轻干部虽然多,但是能写材料的却很少,写得好的就更少了,甚至很多年轻干部不愿意动笔写,真是令人头疼”。三是由于近年来选人用人一直突出一线导向,很多乡镇年轻干部基本上满了年限就能提拔,但是到了两办、组织部、纪委这些部门,由于需要一定的培养周期,加上这些部门因机构改革领导职数减少,调进去了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提拔,而且只能去其他单位提拔。

年轻干部不愿意去两办、组织部、纪委这些部门,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暴露了部分年轻干部不愿吃苦、拈轻怕重的“躺平主义”思想。但同时,县级机构改革和选人用人中也存在一些“隐性问题”。长此以往,“中枢部门”会出现青黄不接,甚至“后继无人”的窘境。

要破解此难题,一方面,要加强年轻干部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从思想的源头上杜绝年轻干部的“躺平主义”思想,夯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根基。同时,要加强文字综合素质培养,锤炼年轻干部既能“挥棒子”,又能动“笔杆子”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有干部选拔培养“全局观”,既要大力提拔使用乡镇年轻干部,也要给予“中枢部门”干部更多关心关爱,让这些干部“辛苦不心苦”。只有树立了良好的导向,干部担当实干、踔厉奋发也便蔚然成风。

来源:红网

作者:肖声茂

编辑:张瑜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