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用三剂“猛药”医治共享单车“牛皮癣”
2022-05-26 21:12:14 字号:

用三剂“猛药”医治共享单车“牛皮癣”

□吴睿鸫

5月24日9时许,北京市朝阳区将台地铁站口,停满了密密麻麻的共享单车。一位年轻男子连挑了两三辆单车,发现车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小广告,他对同行友人开玩笑道:“每辆车上都有美女约会的小卡片,骑上这车,感觉我都不正经了。”(5月25日《法治日报》)

共享单车患上“牛皮癣”,成为各种小广告的“新宿主”,可谓顽疾由来已久,不仅影响到消费者的用户体验,有碍城容市貌,也给城市治理的“最后一百米”提出了新挑战。可是,从各地的政策实践来看,整治效果差强人意。在笔者看来,对于共享单车染上的“皮肤病”,要下三剂“猛药”,通过综合施策,做到药到病除。

首先,要下一剂“法律猛药”。从法律层面而言,未经批准在公共设施及共享单车等交通工具上贴小广告,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同时,许多城市对于这种行为,也有相应的地方法规进行管理处罚,譬如,《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规定,擅自利用或者组织张贴、涂写、刻画、喷涂、散发标语、宣传品和广告进行宣传的,没收非法财物和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既然有了法律法规,作为平台企业,有义务向执法部门积极举报不良广告主,执法部门更要主动出击,严格执法,重拳出击,对违反国家法律的广告主,发现一起,惩罚一起,用法律武器来有效震慑不法分子。

其次,要下一剂多部门“共治猛药”。治理共享单车的“牛皮癣”,涉及到公安、电信、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像共享单车上小广告中的一些非法广告,其背后牵涉的内容根据违法类别不同,常常涉及公安、市场监管、文旅等不同部门。这些部门要强化协同配合,通过齐抓共管,形成共治合力,从而阻断非法小广告传播链条。

最后,要下一剂“科技猛药”。作为生产企业,包括平台,也应在防范上下功夫。譬如,新车采用防粘贴涂装,不干胶等;再如,车身部位采用可拆卸更换技术,如车杠、挡板等部位,还可以采用镂空设计的车筐、在车筐底盘内增加塑料网格等方式,减少小广告的粘附性。

除此之外,还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鼓励大家共同抵制共享单车“牛皮癣”,相关企业平台可以通过有奖举报等方式,让普通老百姓真正参与到共享单车小广告整治中来,真正实现共享共治,从而让共享单车的“牛皮癣”尽早消失掉,还共享单车以“清白”。

来源:红网

作者:吴睿鸫

编辑:张瑜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