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泽鸿(湖南工商大学)
近日,不少前往郑州沟通村镇银行“取款难”的储户被赋“红码”,种种迹象实在让人细思极恐,人们不禁质疑保护人民健康安全的“红绿灯”是否成为了某些部门徇私枉法、掩人耳目的“烟雾弹”。
自2020年2月,深圳成为全国首个推出腾讯健康码的城市,随后上海、北京、广州、武汉等百余个城市也逐步落地健康码。到如今,健康码在全国常态化疫情防控体系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一码通行”亦成为了人们的条件反射。它既是关乎人们健康的安全线,也是辅助防疫部门流调溯源,在全社会实施精准、科学、有序的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工具。
如今“人在家中坐,红码天上来”,且与一些案件暧昧不清,这戏剧化的一幕都折射着健康码可能被滥用的隐忧。
健康码的使用一旦逾越其初心,缺乏必要的约束监管,不仅会导致公众个人隐私信息被滥用,而且更透支、破坏着政府公信力,引发舆论的猜忌与恐慌。对于防疫工作而言也会加重其不必要的负担。如今由于无端被赋红码,导致人们被迫滞留,严重侵犯了相关人群正常生产、生活的权利,甚至还可能由此引发其它社会问题。疫情当前,平民百姓为疫情所累,医护人员为抗疫劳苦,行政领导部门为防疫思考,全国上下一心抵御病毒已成为最基本的共识。倘若有心怀鬼胎者,行不利于形成全民抗疫大格局之事,必将受到严惩。
虽然此事件真相暂无水落石出,但人们对健康码有超越权力边界“恶意赋码”行为的恐慌却盘旋不散。进一步划定健康码的使用边界,建立明晰健康码使用部门的权责、监督、问责机制是当务之急。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健康码由各地政府主导开发,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数据部门只是转码执行的最后一个环节,转码权限仍在行政部门。同时,行政部门是有调取数据及修改权限的,比如赋码出错时可以提供个人信息来进行人工核对修改。由此看来,行政部门对于健康码的“操纵”空间确实较大,因此相应的制约监督机制的完善必须提上日程,以防止由于有意或失误而造成的防疫问题。
健康码绝不能沦为挟制人的工具,“红绿灯”绝不能滥用。对此事件应以最快的速度查清源头,健康与公道都不能“乱码”。
来源:红网
作者:魏泽鸿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