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整治低俗广告乱象,遏制“哗众取宠”的心
2022-06-18 20:45:49 字号:

整治低俗广告乱象,遏制“哗众取宠”的心

青椒计划内.jpg

□刘紫璇(武汉东湖学院)

近日《人民法院报》发布一则案件:广发银行上海分行于2019年5月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一篇名为《不要告诉别人,你的肚子是被我们搞大的!》的广告推文,以此推销该行信用卡。而此推文被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认定违反广告法相关规定,因此责令其停止发布,并予以行政处罚,处罚银行60万元,处罚广告公司30万元。而广告公司对处罚结果不满意,提出上诉却被法院驳回。此案一经《人民法院报》发布便引发广泛关注。

这篇推文当时引发了围观效应,而当推送的内容存在法理硬伤时,这种传播更令人忧虑。毫无疑问,对这样一篇践踏女性人格尊严,且已造成不良影响的推文,广告公司居然还有颜面上诉“伸冤”。

当然,企业有申诉权,但申诉之前,不妨先自省一下。

众所周知,广告存在的基础应是合法合理,而广发银行所发布广告既不合法也不合理。贬低和侮辱女性,这不合法;用“肚子被搞大了”这种敏感、跑偏话语来表明“吃饱后鼓起的肚子”,宣传餐饮优惠活动,这不合理。虽是宣传该行推出的信用卡活动,但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低俗恶趣,令人不适。广告别出心裁、追求突破,但是不能逾矩,更不能迎合“低俗”“剑走偏锋”。

这篇推文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仅有损自身形象,更令人反感、不信任。但这样的广告并非孤例。近年来低俗广告层出不穷,不少广告公司热衷于使用“擦边球手法”,试探公众反应。前有绝味鸭脖的“鲜嫩多汁,想要吗”,后有Ulike的“没有蓝宝石,我不脱”、妇炎洁的“还你少女粉”。

为何这些“奇葩之作”能通过审核并出现在正经八百的平台上,值得人们反思。低俗广告频频流出,及时割掉“坏笋”的“镰刀”却没有及时出现,因为违法违规成本较低,一些企业“铤而走险”“博出位”,出了问题就以“道歉式公关”潦草收场。这是露骨广告屡见不鲜的根本原因。

《人民法院报》发布此案件是对低俗广告的有力震慑。公布旧案以案释法,是对所有心存侥幸者发出的严厉警示。不论是广告制作商,还是广告发布平台,都必须遵纪守法,兜住底线,绝不可抱着侥幸心理违背公序良俗。同时,期待监管更加到位,及时整治低俗广告乱象,遏制相关企业“哗众取宠”的心,不给恶俗行为留有喘息的机会。

来源:红网

作者:刘紫璇

编辑:陈晓丹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