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丹(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近日,三星堆“川蜀小堆麻将”文创火了。青铜黄金面具加上俏皮的坐姿,来自古蜀的三星堆小人们围坐一桌“搓”起了麻将,这种萌态的反差感逗翻了一众网友,让人们直呼既可爱又接地气。
近年来,故宫文创成为“网红”、河南卫视不断出圈、博物馆成为打卡地……各类的文创盘活了文化遗产,让传统文化跨越了千百年的时光长河,融入当代年轻人的时尚潮流,在现代绽放出璀璨光芒。文创在走向大众的视野的同时,也在赓续优秀传统文化,筑牢我们的文化自信。
“文”是根本,文创应植根于优秀文化底蕴。对于文创产品,文化是内核,我们只有立足于传统文化,进行立象取意,才能将文化产品最大赋值。例如三星堆的系列文创,都创造性地将金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进行缩小版还原,满足了网友们对古蜀文明的好奇心。故宫文创口红,将宫廷纹饰与深宫墙柳相融合,表达了祥瑞美好的意蕴。做好优秀的文创产品,就要不断将优秀文化凝练成鲜明的文化符号,将五千年文明淬炼成物,用精神文化满足人们的美好追求。
“创”是生命,文创应以创新为力量源泉。华夏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数千年深厚的历史底蕴如何以创新的形式破除人们的刻板印象,焕发新的生机?河南博物馆创新性地推出盲盒考古文创,带上一双白手套,拿上一把洛阳铲,在考古“现场”,一点点挖掘藏在泥土中的文物,自己动手体验一把考古的快乐。这些文创产品的破圈,让文物不再以冰冷的形象呈现,不仅赢得了年轻消费群体的喜爱,也让文物搭乘创意的快车实现广泛传播。
“文化自信”是发展动力,文创的兴起的背后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伴随着祖国的强大崛起,积累了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碰撞,在当代年轻人身上迸发新的活力,河南春晚的《唐宫夜宴》收获了几亿的播放量,故宫文创产品收益远超15亿,各大博物馆成为假期旅游的标配……越来越多国潮文化的兴起,文创产品的不断“出圈”,让Z世代的年轻群体将视角放在本民族文化身上。年轻群体对文创的热衷,也折射出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认可和强大的民族自信心。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越来越多优秀传统文化依附着文创产品赓续传承与发展,肩负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重任。让文创在守正中创新,助力文化繁荣发展,也为伟大民族精神铸魂。
来源:红网
作者:梁晓丹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