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新(湘潭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重视家庭教育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国”和“家”紧密相联,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家是国的细胞,家和万事兴。治国从治家开始,“家规”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近期,湖南工商大学康化夷教授历时四个春秋数易其稿的《湘潭黎氏家风家训》一书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深度挖掘醇正家风,传承优秀文化,弘扬家国情怀,读后能让更多家庭受益的好书。
浙江临安钱氏家族近代以来“人才井喷”,相继出现了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穆、钱钟书等科技巨擘、文坛硕儒,《钱氏家训》中的条条家训则充分证明了临安钱家的井喷原因。湘潭黎氏,从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高度,或许难与其比肩,但亦能称得上中国文化的“乔家大院”之美誉,是一个颇具文化底蕴与传奇色彩的家族。特别是长塘、皋山和雨湖三个族支群星璀璨:皋山黎氏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走出了知名的晚清政治人物黎培敬、黎丹等;雨湖黎氏有清末御史大夫黎光曙、御日侵占台澎的台中知府黎景嵩,还有《申报·自由谈》主编黎烈文、世界膜科学泰斗黎念慈等;长塘黎氏则走出了著名的“黎氏八骏”。文化世家出人才,世上并不罕见,罕见的是长塘黎氏一门八个儿子个个成才。原因何在?《湘潭黎氏家风家训》一书,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和深入的田野调查,并采访了多位散居世界各地的黎氏后人,从理论上深入浅出地探讨,并以丰富的事实回答了这一问题。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奔腾不息的文明长河中,家风家训文化虽历经迁变,却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继承、弘扬优良的家风家教,既有延续中华文化血脉的重要意义,更能推动当今社会的和谐发展。该书作者研究湘潭黎氏多年,与长塘黎氏后人联系亦非常密切,在撰写该书时,始终围绕长塘黎氏严谨治家这条主线,并不时引入皋山、雨湖黎氏的有关人物和事迹。同时,该书作者还站在时代风云变幻、国家需要有用之才的历史维度来论述黎氏一门八个后辈为什么能成才、成大才,进而提炼出湘潭黎氏家风家训最重要、最有特点,也是最成功、最具借鉴意义的几个方面。
首先,湘潭黎家特别注重培养子女的家国情怀。甲午战争时,黎氏八兄弟的父亲黎培銮常言“位卑未敢忘忧国”,在当地文人的结社集会上声泪俱下地疾呼:“国家兴盛衰亡,人人有责。从军卫国是一途,鼓励子女学习中西文化科学的‘教育救国’亦是一途。”其爱国言行极大地影响了黎氏兄妹。老大黎锦熙,一生勤勤恳恳、脚踏实地,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才智奉献给了祖国的语言事业;老二黎锦晖,不为侵华日军的名利所惑,不但拒绝明月歌舞团为他们演出,还写了不少抗日救亡的歌曲;老五黎锦炯,毅然拒绝伪华北政务委员的所谓高职高薪,冒险救出山海关桥梁厂抗日被捕的工人,自已被迫逃往晋冀鲁豫边区,成为我党首位铁道桥梁专家。
其次,湘潭黎家特别注意传统“童蒙”教育,在孩子年幼时就进行各种规矩和品德的“灌输”。性相近,习相远,长塘黎家抓住幼童启蒙这一“习”的黄金节点,把古圣先贤讲的那些超越时空的经典道理传输进稚童脑海。“黎氏八骏”都是四五岁时就开始念《蒙学十三经》等书,从起步就植入了做人的“正念”。黎锦晖后来热衷于《小朋友》杂志的创办,也正源自自己小时候的学习是“刻在石头上”的记忆。
再次,也是湘潭黎氏家风家训精髓之所在:与时俱进,不墨守成规。在“西学东渐”的中国近代,黎家适时地改革私塾,创造性地实行“中西合璧”教育,这既为子女们打下深厚的国学基础,又为子女们打开通往世界文明的窗口。其先是在家塾中延请有新思想的塾师,增添现代的教学内容;私塾教育结束后,又让他们进入新式学校,接受现代化的教育和新技能的训练;有的还远去美、德、苏留学。在视野与格局上,黎家孩子有着其他世家子弟难以企及的认知和把握,所以在“五四”运动前后便个个“脱颖而出”,在新的社会结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黎锦熙参照英文改进中国语文,成为中国现代汉语语法的开拓者;黎锦晖、黎锦光创作了一批兼以西方乐调又极具中国风格的曲目,成为中国现代流行音乐的开创人;黎锦曜从事地矿勘探冶炼,黎锦炯从事铁道桥梁的设计建造,结合中国实际,运用欧美技术,获得非凡成功;黎锦明、黎锦扬的小说遵循中国传统叙事结构,融入西方现代主义手法,让人耳目一新,在文坛大放异彩。
当然,长塘黎家家风家训还有不少可贵之处,该书也给与了独具慧眼的凝练。比如“知术欲圆,行旨须直”“矢勤矢慎,无懈初心”“三省吾身,言传身教”“宽严相济,坚忍不拔”等,都有不少独特之处可供我们借鉴,尤其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分析极富辩证法的特点。作者认为长塘黎氏家风中最可贵的一个方面,就是讲究“慈”“孝”“友”“恭”是双方面的互动,而不是单方面的作为。“黎氏八骏”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时从不疾言厉色,对他们的工作学业、兴趣爱好关心而不强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间常进行思想上的互动、学习上的探讨和工作上的交流,以致于出现“多年父子成兄弟”或“长兄为父,老嫂比母”的现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说:“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国家和社会需要正能量,正能量是国家和社会稳定之本,而弘扬好家风就是凝聚社会正能量,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
好家风可以学习、可以效仿、可以传承,湘潭黎氏家风家训既然能培养出一时无两的八俊,自然有它非凡的地方。作为黎氏家乡人,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将湘潭黎氏好家风挖掘出来、整理出来并传承下去。相信此书的面世,定能让许多家庭从中有所悟、有所获、有所用,对于促进家庭和谐、人心向善、社会和谐大好局面的形成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东坡《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中的名句告诉了我们读好书的重要性。《湘潭黎氏家风家训》就是这样一本值得百回读千回读的好书,愿有心人多读之。
来源:红网
作者:刘立新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