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上千城市“口袋公园”几多期许
2022-08-13 15:39:34 字号:

上千城市“口袋公园”几多期许

□鱼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印发通知提出,今年推进全国建设不少于1000个城市“口袋公园”,促进解决群众身边公园绿化活动场地不足的问题。(8月12日 人民网)

悠然栖居,是自古以来的人们生存状态和真切向往。通知要求,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要研究制定本地区《2022年“口袋公园”建设实施方案》,主要包括建设计划(含数量、位置、占地面积以及落实建设资金等情况)、推动工作的具体举措以及保障措施等,每个省份力争今年内建成不少于40个“口袋公园”,新疆、西藏等地可结合实际确定建设计划。对广大民众而言无疑是普大喜奔好消息,但上千城市“口袋公园”也有几多期许。

有这样一句话说得好,“城市必须不再像墨迹、油渍那样蔓延,而要像花儿那样呈星状开放,在金色的光芒间交替着绿叶。” 通知要求,在选址上,优先选择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不足的区域。在设计和建设上,注重保护原有地形地貌和大树老树,优先选用乡土植物;充分考虑周边群众需求,增加活动场地,落实适老化和适儿化等要求。在管理上,建立长效机制,让群众用得舒心。的确,重数量更要重“品质”要注重群众的体验,用品质来实现“口袋公园”的新时代高质量标准。规避过往一些城市建设规划搭“积木”“拍脑袋”尴尬。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城市规划不能在“一亩三分地”任意妄为,如果规划三天两头朝令夕改,不但造成资源浪费、生态破坏,更不能承上启下,兼顾左右,把个性表达与整体和谐统一起来。对此,得拿行政决策权开刀,打造公开、透明的政府“权力清单”;得改变“一言堂”的权力规划生态;得完善政绩评价机制,多从民生角度看政绩,少以形象工程论英雄;得强化民众对城乡规划的参与权、监督权、评价权;得完善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让好大喜功、盲目决策者承担应有的责任,用“绣花”的态度和功夫对待“口袋公园”。

同时,要实现“口袋公园”多元共赢,需要有科学头脑,将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严守生态文明建设这两条发展底线。当然,三分建设,七分管养。“口袋公园”建设应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市民参与,应坚持循序渐进,由点到面,稳扎稳打,既重视人居环境的打造,也注重产业的创新发展,既抓好“面子工程”,更要做好“里子工程”,进一步彰显“口袋公园”宜居宜业特色,实现“人城境业”融合共生,着力优化郊区新城便民服务、公共服务等布局,不断提升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把这项民生大事切实抓好,抓出成效。

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有不一样的路径。“口袋公园”建设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有益探索,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公园管养机制,建好并管好社区公园,一定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让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让每一个市民都能感受到公园城市建设的温度,公园社区成为市民美好家园。

来源:红网

作者:鱼予

编辑:田德政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