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靠处方针剂减肥,如此变美太过病态
2022-08-15 22:05:43 字号:

靠处方针剂减肥,如此变美太过病态

□张藐丹

近期有网友称,在好友群和社交平台上流行一种打针减肥法,对于效果有人表示“打了6次针瘦了20斤”,还有的说“7天掉了10斤”。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这种针剂其实是治疗糖尿病的处方药。(8月11日《北京青年报》)

据报道,该减肥针剂的学名是GLP-1受体激动剂,主要功效是降糖、降血脂,一般由医生开具处方后,糖尿病患者遵医嘱按时注射使用。这类药品的副作用是抑制摄食中枢,降低患者食欲,在一定程度上有“减肥功效”。因此,一些减肥人士主动买针,只为减肥变美,即便他们并未患病。

无独有偶,曾在社交平台风靡一时的“生酮减肥法”,原本也是癫痫患者的饮食治疗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摄入高脂肪、适量蛋白质、低碳水化合物食物,保持慢性酮症状态,利用脂肪代谢出酮体,引发身体反应,达到治疗目的。部分爱美人士看见了生酮饮食对脂肪的消耗功能,于是在各大社交平台搜索学习一番后,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生酮饮食大军中。

对此,健康科普专家孙延庆教授表示:药物减肥不可取,用药不对症,只会弊大于利。民间向来有“是药三分毒”的说法,但是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不顾自身身体状态,乱用、滥用药,甚至到了风靡的程度呢?

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审美风向的单一化和极端化。当前,在社交媒体上较为流行“白幼瘦”的审美取向,在部分人眼里,雪肤、纤瘦、幼态、脆弱等于美,与其相反的形态则和土、丑挂钩,甚至延伸出了“坦克”等侮辱性词汇。

另外,互联网催生的“颜值经济”为美丽变现提供了有力渠道。如今越来越多的“美人”在网络上展现美丽,并获得利益,双重资源的诱惑下,大家自然一拥而上,挣扎着向主流审美靠近。于是,审美开始走向极端,瘦的在追求更瘦,白的在追求更白,正常减肥方式无法满足需求,就有人剑走偏锋采用“医学手段”,无论如何都希望在这场“颜值战争”中获胜。

同时,相较于健康饮食加合理锻炼的“组合拳”,打针和生酮饮食见效更快,且“痛苦”更小。使用这类减肥方法的人群,能迅速看见减肥效果。这对于她们而言能够产生正向激励,应用和坚持的可能性就更高。

最后,医学科普的缺位蒙蔽了减肥者的认知。这部分减肥人群,切实看见的只有体重秤上的数字,却难以察觉不正规医学手段对身体内部带来的伤害。等到真正发现时,往往为时已晚。

胡乱用药不可取,健康才是第一位。如今,许多女生长期把减肥二字挂在嘴边,在任意社交平台上搜索减肥,都能出现成千上万条五花八门的帖子,扭转这股歪风已刻不容缓了。

从社会层面来看,培养多元化审美是首要任务。要尽快将审美标准转移到健康上来,不追求病态的瘦或胖,以身体舒适为主。从监管层面来看,社交平台要对专业化内容的生产和传播设立门槛,避免不专业知识对网民的误导;相关部门也要强化对处方药的使用监管,关注社会舆情,及时做出纠正、引导和科普。从个人层面来看,要主动寻找正确的信息,塑造健康心态,培养健全认知,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拒绝极端审美。

来源:红网

作者:张藐丹

编辑:刘昱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