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楚慧(南京师范大学)
近日,有网友发文称从演员戚薇直播间购入的面膜是假货,戚薇工作室给予否认。当事消费者又找到一家科研鉴定机构,多个资深鉴定师均判定面膜不是正品,引发网友热议并登上微博热搜。随后,戚薇工作室发声称已报警,一切等相关部门调查结果。(8月22日 《潇湘晨报》)
近年来,直播带货已经成为新的商业风潮。素人主播纷纷“内卷”,为吸引消费者花样不断,明星艺人也接踵加入,从偶尔做客直播到成立自己的品牌直播间。直播带货对明星有如此吸引力的主要原因还是其投入少,回报高,品牌会支付给明星高价坑位费,而明星自身的影响力往往也会带来甚为可观的销售额。
但如今的电商直播领域经过迅猛生长期,主播和直播间队伍都趋于饱和,带货套路也一律千篇,明星带货开始屡屡翻车。有的被指卖假酒,有的卖几十元的超低价假金条,也有明星收取坑位费却引不来流量卖不出货,反被商家要回服务费。
现今部分网友提起某明星或公众人物直播带货,颇有些调侃之意,认为不少明星开始带货要么是“糊”了,要么是“利欲熏心”想分一杯羹,最后得出结论——“直播带货是所有明星的归宿”。
明星固然可以加入直播带货的队列,也不应被随意贴上“不务正业”的标签,但前提应是自身做好选品,充分了解产品信息,确保售前售后均有保障,做到真诚卖货而不是坐着当“吉祥物”和“甩手掌柜”。事实上,不仅是直播带货翻车,明星代言翻车、参与广告涉及虚假信息等情况也比比皆是。全景监视时代,作为公众人物,明星的一言一行都会被无限放大呈现给观众。并且明星本身就是以自身身份作为带货卖点和竞争力,如为了私利欺骗消费者,消磨的不仅是公众的信任,也是自己的正面形象,还会给行业带来不良逐利风气。
此外,平台也应加大对假货的打击力度,提高直播人员的准入门槛,健全投诉处理和介入机制。不能总让消费者辗转多个鉴定机构才能得到一件产品真假的认定,通过舆论热度才能维权,而待热度散去就不了了之。
此次戚薇带货事件,无论最终结果如何,产品真假与否,都反映出越来越多消费者对明星带货持有理性态度,向打着“明星牌”的糖衣炮弹发起了挑战。的确,不管卖家是明星还是素人,消费者都应擦亮双眼,谨慎购买低于市场价的商品,即使不小心利益受损,也应大胆维权。
来源:红网
作者:宋楚慧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