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一根玉米引发的闹剧:别在价格上互撕,看看远方的农民
2022-09-30 20:13:17 字号:

一根玉米引发的闹剧:别在价格上互撕,看看远方的农民

第八届评论之星.jpg

□宋宵佳(山东大学)

近日,一根玉米引发的闹剧不断发酵。先是网红辛巴喊话东方甄选直播间,称一根成本价7毛的玉米被卖到6元,是“丧了良心”。东方甄选主播董宇辉回应称“谷贱伤农”,“直播间没有暴利”。接着,东方甄选的供应商东北农嫂公开宣称:东方甄选卖6元一根的玉米,在东北农嫂那里只卖3.6元。然而,9月29日胖东来发布的公告显示,东北农嫂玉米源头采购价为4.6元,给胖东来的供货价格为6元。

玉米到底该卖多少钱?网友对此展开热烈讨论,这一价格问题似乎越发复杂起来。

其实,只把目光聚焦于玉米的价格有失妥当。一方面,抛开成本谈价格就是“耍流氓”。看似普通的玉米,在品种品质、种植方法、采摘方式等多方面都有所不同,这就导致不同种类玉米在生产成本上的差异,其价格自然也随之不同。另一方面,有人炮轰东北农嫂供应商及东方甄选直播间,认为他们大肆抬高玉米的供货价格以及终端售卖价格,破坏市场秩序。这种说法有一定合理之处,不过我们也要认识到,供应商与直播间打通了农民和消费者之间的渠道,也必然要从中获取一定利润,这情有可原,只不过需要好好把握获取利润的底线。

既然如此,那我们的目光到底应该聚集在哪里?不难发现,网红辛巴、东方甄选、东北农嫂……无一逃过舆论的口诛笔伐,他们是舆论关注的焦点。然而却鲜有人关注此次事件里被忽略的主角——农民。正如前文分析的,玉米卖多少钱只是表层导火索,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重点,单在价格这个数字上争来争去图个啥?真正需要关注的底层逻辑,是此次电商助农是否真正达到了“助农”的效果。以此逻辑来倒推,或许才是我们观察这场风波的正确打开方式。

判断电商助农是否“助农”,就要看它把农民放在什么位置,是否帮助农民把好玉米卖掉,是否为农民带来切实利益。于是按这个思路来看,我们发现,这场玉米风波里的最终受害者,是挣辛苦钱的农民。因为辛巴说玉米批发价只要7毛,所以一大群他的粉丝网暴、抹黑东北玉米种植户,一概而论地说他们“黑心”。东方甄选重提“谷贱伤农”,得到部分认可,但我们需要追问:谷贵就能富农吗?玉米售卖高价,其背后的利润到底是分给了农民,还是悉数流进中间商的口袋?东北农嫂供货商采用“线下高价供货,线上低价铺货”的策略,网络口碑直线下滑。的确,东北农嫂的做法不妥,可回过头想想,东北农嫂遭骂后的潜藏受害者,其实还是东北玉米种植户。电商助农,究竟是助农还是损农?怎么做才能助农?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7毛也好,6元也罢,众多讨论实则体现了网友们对于电商助农话题的高度关注,这是好事。不过,切不可让价格这一冰冷的数字成为关注的焦点,让“互撕”成为关注的方式,否则将被流量牵着鼻子走,让玉米风波的真正焦点——农民模糊于舆论的浪潮中。你我皆网友,不妨多看看远方的农民。

来源:红网

作者:宋宵佳

编辑:田德政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